主页![香格里拉娱乐]!主页水上光伏电站开发主要是光伏+水面模式。其中水面的利用,目前主要利用有水塘、小型湖泊、水库、蓄水池等。
水面光伏电站的硬件组成部分主要为光伏面板(成本占地面光伏电站的45%)、汇流箱(成本占地面光伏电站的1%)、逆变设备(成本占地面光伏电站的6%)、变压器(成本占地面光伏电站的2.3%)、集电线路(成本占地面光伏电站的2.5%)、聚乙烯浮体架台等。相同情况下,光伏面板、逆变器等价格一定,使用聚乙烯浮体架台成本约为钢支架成本的1/4(钢支架成本约占地面光伏电站总成本的5%-6%)。
1、节约土地资源,且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小。水上光伏发电工程没有支架基础和电缆沟的开挖,没有场内道路的施工,大大减少地面开挖,有利于水土保持。
2、发电效率高。水面地势相对较为开阔,可以有效避免阴影对光伏组件效率的制约,太阳能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时间长。水对太阳能电池板有冷却作用,可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据有关测算,电池板的温度若降低1℃,输出功率可增加0.5%,获得比相同地区地面或屋顶电站高出10% ~ 15%的发电量,在夏季高温时,与地面和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相比,可以降低发电损失。
8、免税水面。2002年1月1日实施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规定,全国土地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作出征税规定,而未涉及对“未利用地”的征税。免税水面比征税地面成本要小的多(土地成本占地面光伏电站3%左右)
1、浮体架台等材料选择很重要,必须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低密度、抗冻胀、抗风浪等特性,要严格考量组件长期在潮湿环境中的可靠性、浮台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发电线路与街道配置等基础建设也需研拟规划,考虑日照长度。
水上漂浮式就是最水上光伏电站的基本形式。在很多国家,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英国、挪威、美国、巴西、澳洲等均有成熟应用,特别是日本,这种形式得到广泛利用,日本土地资源有限,于是充分开发水上资源,他们的水上光伏技术经过了很多实践完善,值得我们借鉴。
渔光互补是利用养殖场水面和水下资源,进行发电、养殖一体化的水面光伏项目。在鱼塘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并通过高度、空间、密度的合理安置,在进行光伏发电
但是在建设时要合理选择,由于电池板会遮挡光照,对于养殖喜光鱼类的鱼塘,建设光伏渔业要慎重可虑和合理规划。
多年来,煤炭的大量开采导致地表塌陷,采煤沉陷对生态环境和水文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采煤区地势较低,往往处于积水沉积的状态,水面光伏电站这种新型利用方式,将光伏电站与采煤沉陷区水面的综合治理相结合,可以促进生态治理,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015年11月21日,《两淮采煤沉陷区水面光伏发电规划报告(2016-2018年)》已经通过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审议,专家组一致认为,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水面光伏发电有利于探索光伏发电新模式。梁志鹏副司长指出:“利用两淮采煤沉陷区建设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意义重大,可为中东部地区利用水面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提供示范,有利于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和两淮传统产业转型。”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大型水上光伏电站建立起来,但是普及还并不广泛,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规范也没有建立。但是随着土地利用形势的紧张,光伏发电转移到水上不失为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