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全站搜索
资讯详情
速盈注册平台-怎么样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11 08:28   文字:【】【】【

  速盈注册平台-怎么样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利用形式呈现多样性发展。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核电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核电发展的争议甚嚣尘上,而内陆核电更是备受争议,新能源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世界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鼓励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然而,国内光伏产业的迅速扩张给新能源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欧美的双反使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雪上加霜。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于光伏发展的政策,以促进国内的光伏发电建设,但是光伏产业的发展仍需谨慎。反观国内光伏发电建设,特别是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更应该谨慎对待,那么电站的选址工作更应该做得扎实。

  光伏发电项目具有无污染、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短、系统简单、设备占投资比例大、资源决定收益、电能质量低等特点。光伏发电无污染,对环境影响小,对于电力供应紧张、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适合开发光伏发电项目。但是其建设开发往往受土地和资源限制,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很少有适合的场址,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地区不但很难找到较大面积的场地,同时光资源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达不到最低投资收益的要求。最近国家加大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支持力度,实现了在城市中建设光伏的愿望。而在较为偏远的地方开发建设光伏项目,电力送出就成为光伏电站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光伏发电电能质量较低,在电网不健全的地方常常会出现弃光伏限电的现象,影响光伏电站的效益。光伏发电项目虽然系统简单,但是其设备约占总投资的80%,因此光伏发电项目的质量管理不容忽视。光伏发电站在选址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对影响电站收益的主要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根据行业内经济评价要求,或是本企业的测算要求,对项目进行初步测算。

  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可分为选址阶段、预可研阶段、可研阶段、电站建设四个阶段,光伏发电项目的选址工作,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要求,并结合其本身的特点,包括光资源、现场情况勘查、土地情况、气候资料、区域电力情况、送出线路、地方政策等方面内容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初步确定电站建设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性分析。在进一步项目论证阶段,根据以上内容在核准或是备案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报告、接入系统报告、土地预审、地灾报告、压覆矿情况报告等项目情况的分析报告,此阶段需要对项目用地进行测绘及岩土初勘。由于光伏发电项目系统简单、建设周期短等特点,通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项目省略初步设计,直接开展施工图设计配合电站建设。

  光伏电站选址应该结合各要素有序进行,依次可分为三步,即决定性因素分析、边界条件分析、固有要素分析。决定性因素包括光资源、土地情况,边界条件包括送出条件、电力消纳、交通情况、附近遮挡物等,固有因素包括地面附着物、环境要素等。首先对场址的光资源、土地等决定性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场址初步判断,判定场址是否可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其次对厂址的周边条件进行实地踏勘,收集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进行投资估算及经济初评价,判定场址是否符合投资方对投资及收益的要求。最后进行场址固有信息的收集,结合前两个阶段的分析,确定光伏发电的技术方案、送出方案,制定投资概算并进行经济评价,完成项目选址工作。

  光资源情况是场址是否有开发价值的先决因素,太阳总辐射受地理纬度、日照时数、海拔高度和大气成分等因素的影响,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对于电站系统的布局和太阳能利用效率非常重要。根据国家气象局的日照辐射数据,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根据目前光伏电站建设单位投资水平,三类以上地区较适宜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四类地区为较难开发地区,五类地区几乎为不可能开发地区。但是如果有特殊的地方补贴政策,可以考虑开展进一步工作。

  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土地是否可以合法使用是项目的决定性因素。光伏发电项目用地采取征地和租赁两种形式,对于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的荒山、戈壁,由于土地补偿费用较低,光伏发电区可采用征地方式,对于其他地区为了降低工程的前期投入成本,可探索采用租赁国有未利用土地的供地方式。光伏发电项目要求地质稳定,对于可能出现塌陷等潜在的地质灾害的场址,则需慎重考虑开发光伏发电项目。

  按照国家“合理布局、就近接入、当地消纳、有序推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当地电力市场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需要,与当地电网公司(或供电公司)沟通,落实市场电力消纳条件,避免电站运行中出现弃光现象。并且通过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的方式提高电能质量,以减少电网的负担,提高电站的等效利用小时,保证项目收益。

  环境要素包括水文、大气质量、湿度、气象因素等。水文因素包括短时最大降雨量、积水深度、洪水水位等,直接影响光伏系统的支架系统、支架基础的设计以及电气设备安装高度。大气质量因素包括:空气透明度、空气内悬浮尘埃、空气湿度等因素。前两者主要影响实际日照辐射量,空气内悬浮尘埃量影响光伏组件的清洗频率,空气湿度除了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外,还存在诱发组件的PID效应,加速组件的衰减,严重影响发电量。气象因素应充分考虑冰雹、沙尘暴、大雪等灾害性天气光伏发电站的影响程度。

  除了上述因素外,正确把握地方政府对光伏发电项目的鼓励政策会使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事半功倍。地方政府对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能够有效地提高项目本身的收益,使光资源较差的地区具备了开发价值,增加光资源稍好的地区执行的灵活度。

  光伏发电站选址可以采用以要素定点的方法,影响光伏发电项目选址的决定因素为资源和土地情况,可分为以资源定点和以土地定点两种方法。光伏发电项目的选址可以结合两种方法,在收集资料信息的同时,进行实地踏勘,对项目场址要素综合分析。另外,可以根据地方政府对光伏项目的鼓励政策,开发水光互补、风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特色项目,采取“以特色要素定点”的方法,在水电、风电项目附近进行选址,提高并网光伏项目的电能质量;在鱼塘、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进行有效论证,满足光伏发电项目对土地的要求。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选址虽然没有火电、核电项目的选址复杂、时间长,但是其各要素的调查分析也是一件繁复的工作。光资源和土地情况的分析是选址工作的重点,光资源决定项目收益,土地情况决定项目是否可行,边界条件决定项目实施难度,固有要素影响项目投资,针对各要素材料的收集并结合实地踏勘,全面细致的分析是顺利完成项目选址的保障。

  中国春节之后第一周,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股迎来一轮大跌。自从年初德国补贴政策传出有变,太阳能板块悲观情绪便开始弥漫,与这一轮下跌直接有关的是英国投行巴克莱资本分析师Vishal Shah的一份悲观报告。这位知名太阳能分析师称,德国太阳能补贴政策将于今年收紧 不过,德国银行、美国投资分析机构Lazard Capital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采取补贴政策鼓励太阳能使用,催生了中国第一波新能源投资热。图为由天威英利公司设计制造的德国凯泽斯劳滕足球场屋顶太阳能发电工程。 CFP Markets等随后分析报告认为,中国生产企业成本优势将帮助中国企业在激烈价格战中提升份额。德银认为,中国太阳能企业比欧洲同行有成本优势,整体低30%-40%,上游硅成本在大量产能下正经历利润挤压,反而会惠及中国太阳能组件生产商。这份在低迷中刺激了投资者神经的德银报告认为,如果太阳能组件价格今年下降19%-24%,中国太阳能厂商的毛利仍有21%-27%。德银因此上调了包括英利、常州天合、无锡尚德在内的几家中国太阳能企业目标价。 果然,继阿特斯公布正面业绩之后,3月4日公布的尚德四季度财报结果再次提振了中国太阳能企业股价。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新能源成为热门话题,这使得太阳能板块近一个月被机构投资者大肆追捧。根据Wind资讯统计,自今年2月以来,与太阳能发电有关的23家企业整体涨幅达到了9.1%,其中,风帆股份、力诺太阳等涨幅都超过了15%,明显高于同期全部A股5.18%的涨幅。 “目前市场正在回暖,股价在回升,更多的政府将会通过补贴政策支持太阳能市场。”英利绿色能源控股首席财务官李宗炜显得自信而踌躇满志。国内券商也普遍认为,新能源中太阳能的发展前景较为明朗,目前的调整对行业长期发展是利好因素。多数券商均认同,今年太阳能光伏行业业绩增长会超过40%。 所有这些乐观的预期都立足于一个基本的假设:中国国内太阳能消费市场即将启动。 多晶硅跃进 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2009年12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爆炸式增长。“在‘送电到乡’工程和国际光伏发电市场的拉动下,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业出现了跳跃式发展。2000年,中国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不到1万千瓦,2008年太阳能电池生产量已经达到了26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位。近几年来,我国先后有20多家光伏企业在海内外上市,2008年世界前30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有十家在大陆,四家在台湾。” 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电池、电池系统等多个环节,多晶硅则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原材料。和光伏行业近十年的跳跃式发展相比,中国式多晶硅的跃进更令人叹为观止,短短四年就从鼓励类产业走入了疑似过剩行业队伍。 2005年以前,原材料供给、多晶硅核心的提纯技术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大厂商手中,国产太阳能多晶硅厂家技术水平低,不仅产量小,而且产品成本高,整个光伏制造业完全沦为两头在外、微利代工的尴尬局面。多晶硅成本平均占到下游总成本的70%,太阳能企业的利润率被上游多晶硅厂商挤压。 多晶硅材料提纯进入门槛高,产量成为制约中下游的发展瓶颈,也令多晶硅成为太阳能行业链条的暴利环节。国际多晶硅价格一路飞升,从2011年每公斤几十美元,到2008年9月涨至接近每公斤500美元。 起初,由于多晶硅需要高投入和相对长的投资周期,几乎没有企业投资。而光伏电池组件投资壁垒低,投产见效快,一般组件厂建成投产仅需三个到六个月,几乎成了所有投资者的选择。 但在暴利吸引下,2006年开始,大量资金进入上游硅料提纯。同时,在科技部“863”攻关计划、“十一五”计划、国家发

  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我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进行“双反”调查,2012年10月公布终裁结果,对我国光伏电池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时隔一年多,2014年1月美国商务部再次公告,对中国的光伏电池进行“反补贴”调查,现已公布初裁结果,补贴率为18.56%至35.21%,将于12月11日公布终裁结果。间隔时间这么短,美国为什么接连两次对我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产品进行反补贴?笔者拟就此问题进行必要探讨。

  2011年11月8日,应美国太阳能工业公司(Solar 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 (OR))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入模块)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作出反补贴终裁。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库特勒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尚德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尚德电力有限公司、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补贴率14.78%;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补贴率15.97%,其他企业15.24%的补贴率。

  2012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终裁,裁定涉案产品的补贴行为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根据该肯定性裁决,美国商务部对涉案产品反补贴征税令。

  由于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电池作出的反补贴终裁,导致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量大幅度下降,比2011年下降30.5%。2013年全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出口额122.9亿美元,同比又下降17.9%,国内大部分企业亏损破产,2012年一季度,包括江西赛维、尚德电力在内的10家境外上市光伏企业全部亏损,合计亏损高达6.12亿美元。而中国光伏产业引领人物施正荣也已走下神坛,2012年他辞任尚德CEO,2013年3月4日,辞去尚德董事长职位,3月20日,法院裁定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2014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同时对原产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意在堵上中国企业通过台湾地区代工规避“双反”制裁的漏洞。

  本次调查的涉案产品为晶体硅光伏电池,不论是否单独、部分或完全组装成为其他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组件,层压板,面板和建筑一体化材料等。由非晶硅、碲化镉或铜铟镓硒等材料制成的薄膜光伏电池,以及目前正在实施的双反税令所涵盖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不在被调查产品范围之内。

  2014年6月3日,美国商务部(DOC)公告,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作出反补贴初裁,补贴率为18.56%~35.21%。涉案企业包括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或常州天合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镇江荣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扬州Rietech可再生能源公司;尚德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库特勒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另外,中国普遍税率为26.89%。

  根据相关法律程序,美国商务部将于2014年8月18日作出终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2014年10月3日左右作出产业损害裁决。现已将终裁日期推迟至2014年12月11日,2015年1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最终裁定是否征税。

  在短短26个月的时间内,美国为什么会无视事实及法律依据,适用相互矛盾的原产地规则,对中国同一光伏产品再次启动调查,既有我国对外贸易和光伏产业发展本身的原因,也有美国光伏产业自身发展与美国政治因素的原因。

  2011年11月8日美国企业提起申诉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大幅增长(见表1)。中国政府在2009年密集出台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2009年度对美出口大幅增至406.51百万美元,增幅达81.15%;2010年中国输美光伏电池产品更是增量惊人,增幅高达183.91%;2011年在美国企业提起申诉前的1—10月,中国对美出口高达1994.16百万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51.51%。我国光伏产品的快速涌入,使美国本土的生产企业受到威胁,部分企业申请破产,这些企业联合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展开反补贴调查。

  而在第一次反补贴调查后,虽然经历了出口增速放缓,但中国对美太阳能光伏电池出口恢复状况较好(见表2)。到2014年3月初,据20家A股的光伏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2013年的业绩快报显示,业绩增长的公司达到14家,其中,业绩扭亏为盈的达到了9家,而在业绩下滑的6家公司中,除海润光伏亏损外,其他公司都实现了盈利。整年的出口量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2014年前6个月的出口总额更是同比增长142.68%。

  美国第一次对中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针对的是用中国大陆电池片生产的电池组件。根据美国商务部在第一次反补贴调查中的认定结论:“电池片的原产地决定了组件的原产地”,多数大陆光伏企业为了规避第一次反补贴调查的影响,转而使用大陆以外地区主要是台湾生产的电池片生产组件。这种借境绕道的出口方式,使得大陆的太阳能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攀升。

  美国第二次的“双反”就是针对大陆企业的这种规避手段采取的行动,“双反”对象为所有在大陆生产的组件,包括自台湾地区和其他市场经济第三国电池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组件,想彻底堵死大陆企业继续大量出口美国的退路。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虽然按照《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简称S C M A)和透明度原则要求,对我国当时执行的补贴政策做了相应的清理、修改和公布,但我国的补贴政策仍然存在不足。具体到太阳能光伏产业,我国政府目前采取的补贴政策有:(1)对光伏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总体性支持政策规定,如:《可再生能源法》及后续的配套政策;(2)对光伏产品在出口保障或促进方面的政策措施,如:光伏产品被定义为高新技术产品,可以享受优惠的出口信贷;(3)对光伏产业在投资补助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如:金太阳示范工程;(4)对光伏企业在税收优惠及减免方面的法规政策,如:对于光伏产业这类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得税优惠;(5)对光伏企业在价格保障方面的规则措施,如:价格补贴支持。这些补贴政策表现为:直接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和价格补贴。这些产业扶持补贴政策,还存在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地方,为美国对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开展反补贴调查提供了充分的借口。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前两位的能源消费国,也是迫切需要并在积极开发新能源的国家,中国和美国在太阳能光伏这样一种新清洁能源的发展上都处于较好的时期,尤其美国更是光伏产业的始祖,是光伏产业的发源地,双方成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所以,在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市场占有率逐渐升高的形势下,美国的光伏产业感到非常恐慌。另外,美国在次贷危机后就希望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但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公司—Solyndra太阳能公司于2009 年得到美国政府批准的近5.35 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担保,仅仅维持了两年,该公司就于2011年9月申请破产,使得美国新能源发展计划失败,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也为了维护政府的形象,美国国会积极推进对华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的反补贴调查。

  贸易问题的背后就是政治问题。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另外,据《日本时报》网站报道,美国2006年还是127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是7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在,两国的地位互换了,中国成为124个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美国的数字减少至76个。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升温已成必然。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将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回复强化其在亚太发展中的主导能力。在奥巴马连任后,美国政府的发展重心仍然是国内经济,但受政党与社会压力以及机制性安排的影响,美国会更加注重亚太,更加关注与中国的新型大国关系。美国对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双反”调查其实就是中美两大国之间角力的表现,是美国强化其在新型大国关系中主导地位的具体体现。

  在美国再次对我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进行反补贴调查后,不少美国太阳能企业积极反对。代表约90家美国太阳能企业的平价太阳能联盟在美国商务部公布初裁结果的当天发表声明,对商务部的裁定表示“失望”,称这对整个美国太阳能产业来说是一次“重大挫折”,因为它将推升美国太阳能产品价格,并减少太阳能相关就业岗位。拥有上千家太阳能企业会员的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当天也发表声明说,征收高额关税将增加美国家庭负担的太阳能成本,从而减缓太阳能推广进程。过去几个月,该协会已在促进太阳能世界公司和中国太阳能厂商进行协商,希望达成行业协议来推动美中两国政府展开磋商。

  所以,我国可以联合美国本土的这些企业协会,多方努力,促使美国审慎处理当前调查,能够终止调查程序,与中国政府和中国晶体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谈判,达成妥协,允许中国产品继续输美,促进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但由美国政府对于像SolarWorld这样在美国设有工厂、抱怨非法竞争的企业提供一些救济。

  中国诉美国反补贴措施案,也称DS437案,始于2012年5月。本案涉及工业品、新能源产品、化工产品、农产品等共计22类产品,其中包括晶体硅光伏电池。2014年7月14日,世贸组织公布了中国诉美国反补贴措施案专家组报告,报告认定美国2006年至2012年间对华发起的22项反补贴措施的重要法律基础违反世贸规则。2014年8月22日,中国就美国对中国部分产品的反补贴措施案(DS437)专家组报告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上诉请求。

  针对于此案中晶体硅光伏电池涉及的国有企业“公共机构”认定、土地补贴专项性认定和出口限制措施补贴的判决,我们在应对美国的第二轮反补贴调查中,应该充分利用,积极主动应对美国的补贴认定,提供有力证据,争取最好的结果。

  补贴是政府行为,反补贴调查的对象亦是政府,联系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体制现实,在当前中国的特定情况下,反补贴应对的主要责任应该由政府承担,行业协会做好沟通桥梁工作,企业则需要积极配合,主动合作,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三方更应积极合作开展预警工作。

  在美国对我国展开反补贴调查后,机电商会全权代表中国光伏业,组织国内光伏主要生产企业积极应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提请中国商务部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给予美国强有力的回击。除了积极应诉方面,三方还应该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合作,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与进口国政策的发展,做好预警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对我国现行的各项补贴政策进行疏理,将目前执行的补贴转变为不可申诉补贴。将现有的补贴投入到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建设或者太阳能光伏的科研与教育上或者投入太阳能光伏产业新技术的研发上,变成不可申诉补贴。其次,充分发挥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身份的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充分利用《SCM协定》中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一系列优惠。

  同时,政府针对第一次反补贴调查,2013年和2014年,陆续出台很多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已逐渐明晰,但是这些政策在实施落实执行过程中,还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政府做好引导和扶持的前提下,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政府还要做好后续配套服务措施,让政策进一步细化和可行化。

  上文分析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而且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导致在美国对我国开展反补贴调查后,出口市场缩窄,影响较大。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解决。首先,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开拓新市场。在国内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光伏企业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外市场用兼并、合作等方式建立我们的晶体硅光伏电池产业,既可以规避美国的原产地规则,又可以积极开拓当地的市场。而如前所述,过分依赖欧美市场带来较大风险,所以在适当减少对欧美市场出口的前提下,更要积极开拓东南亚、拉美、非洲及大洋洲市场,这些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巨大,日本市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体现。其次,发展国内市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产能较大,出口量也大,但是国内消费占比却很小。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结合政府对于新能源的鼓励政策,做好宣传,积极发展国内市场,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必然能够很好地规避反补贴调查。

  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众多,但一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成本高。在反补贴调查加大出口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更应该积极开展新技术研发,或者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技术创新上,企业要开发晶体硅类以外的新产品,但这样耗时多,投入高,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执行的。企业更可以在现有晶体硅光伏电池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比如晶体硅电池外观的美观性较差,可以优化产品本身的美观性,强化产品本身的工业设计。同时,晶体硅光伏电池产品自重较大,企业可以研究改进产品本身的材质,使得产品轻质化,更方便安装,做到更加实用可行。这样,在产品自身技术含量增强、品质提升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既可以弥补反补贴调查增加的出口成本部分,又增强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1]孟繁华.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对外经贸实务,2013.4.

  [2]孙鸿航、孟浩、苏竣、姚强.美对华太阳能“双反”政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可再生能源,2012.8.

  [3]徐忆斌.光伏产品反补贴贸易争端透析——兼析WTO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现代经济探讨,2013.6.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计;太阳能发电;发电设备;电网建设 文献标识码:A

  太阳能资源是当今发电系统中重要的无污染清洁能源,光能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电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可以从环境上改善民生,促进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为电力需求的大国,中国在光伏发电技术上的应用逐步走向前列,其入网设计等级涵盖当前的各个电压等级。作为输电网重要的电压等级110kV,其光伏电能的并网更是从客户配电端输送电流,将实现光伏电能的最大利用化。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主要涉及光伏接入电压等级、接入路径选择、变电站入网稳定计算、变压器通信控制光缆、环境评价、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从以往的设计出发,如《黄石铁山光伏接入系统可研报告》,其从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路径选择、稳定计算条件、通信设备及投资估算方面做了分析,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并网的相关要求。但从深度出发,该可研报告仍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深化研究,本文从该可研报告出发,分析分布式发电并网设计的深度探索研究,以期望更好地做好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工作。

  接入电压等级及接入变电站选择是分布式光源并网的重点,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给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相关要求,从电网优化设计方案出发,综合合理考虑周边电网的结构、周边的路径现状及城市规划布局。如本文提到的黄石铁山光伏接入系统的装机容量为50MVA,同时考虑周边无35kV电压等级,考虑从110kV电压接入。黄石铁山光伏接入系统周边有2座220kV变电站、2公用3专用共5座110kV变电站,设计从间隔使用及扩建角度出发,考虑了110kV、220kV变电站实际间隔情况,然后根据变电站的距离、运行情况、线路及变电站的负载率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了设计的最终接入变电站。

  路径选择是接入系统报告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可行的路径及最优的路径方案,不仅要满足国网要求的线路典型设计(双联络、单环网、双辐射等),更要使得线路设计最优化、经济最优化,为达到以上要求,本文涉及的可研从铁山城区通过,从导线选择上可选用架空线及电缆,从线路廊道上可直接从城区主干网络通过也可从山边沿绿化道通过(线%),通过技术性及经济性比较,最终选用了较为经济的架空线路,避免从城区与水网、石油管道及地下通信电缆相交叉现象。

  路径选择不仅要考虑以上问题,更要考虑线路线径的选择,合理的导线型号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传送的功率,更要满足远期电网功率的传送,在设计时更要考虑线径的大小适度,这不仅可以降低线路电能损失,更能做到线路的投资最优化,杜绝线路的浪费投资及重复投资现象。

  从节能、环保、经济角度出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且不需要消耗任何燃料,且相比传统发电模式,可节约大量的燃煤量。下面的公式反映了光伏发电的节约燃煤量:

  式中:为节约燃煤量;nhs为总小时数;为光伏发电机组替代的容量;为第i个小时光伏额定发电百分比;为常规能源机组效率;LCV为常规机组燃煤的低位热值(kJ/kg)。

  光伏相比传统能源发电,具有明显的环境无污染优势,且不用因污染而采取清除与赔偿成本。

  根据当前国家电网鼓励分布式光伏的入网条件,光伏发电的收益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为系统转换效率;n为寿命年;为每年能量消耗的数目;为每年能量消耗的能量;P为当前电价。

  第一,从国网典型设计出发,不考虑专用及公用问题,多角度对线路的改造进行优化设计,如接入专用线路或接入专用变电站,将其均看作公共资源,以便设计出最优电网结构模式。在当前,面对经济的发展,专用线路、专用变电站的资源越来越稀缺,变电站的间隔及线路走廊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当前设计中可考虑将专网线路及专用变电站纳入到主网中,将有限的电网资源利用扩大化。同时形成有效的双联络、双环网、单环网、πT接线等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变电站及电能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可以提升专用变电站或用户的电能质量及供电能力。以本文中所举的工程为例,其现有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及规范后的电网接线中可以看出,现有的接线kV土桥降压站)(T接110kV还地桥变)下陆变电站;220kV铁山变电站110kV桥洞变红峰牵引站;220kV秀山变110kV华祥降。若将线路按公专网相连,不考虑专线专用,可设计成如图所示:20kV铁山变电站110kV桥洞变(T接110kV土桥降压站)110kV华祥将变220kV秀山变电站;220kV铁山变电站110kV桥洞变红峰牵引站110kV还地桥变电站220kV秀山变电站。从这两张图中可以看出,下图比上图的优势在于110kV变电站土桥降、华祥降、红峰牵引站、桥洞变、还地桥变的供电能力提升,有同一座变电站供电可转为两座变电站供电、线路走廊充分利用、变电站的间隔利用率也大大提升。从根本上下图相比上图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和设计优势,也是对当前经济能源、土地资源最大化的一种表现。

  第二,考虑光伏接入系统的稳定计算问题,光伏接入是否带来电压的异常、是否对调度的运行产生大的影响等。光伏接入的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负载能力、是否升压、是否倒供、是否改变电压大小等均是设计考虑的主要问题。因光伏发电具备点多面广问题,因此在接入电网系统中不再是像发电厂那样得升压作为电源首端输出电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根据地理优势,广布点接入电网,因此电能质量、频率、电压稳定等均成为分布式电源的校验重点。本文举例工程从220kV铁山变入网,该220kV常供110kV电能为61.5MW,大于光伏发电的最大负荷50MW,因此在传送时不考虑其电能送往上级情况,但在此电压变化中,需考虑电压由光伏侧至铁山变电站侧的电压降,对加入无功补偿或调压器对电压进行补偿,以降低电压波动,满足电压电能传送标准。

  第三,考虑光伏接入的电压频率。分布式电源入网的频率变化也是电能调节的重点,根据国网电能频率的标准,一般采用50Hz频率,在低于或高于该频率5%的情况都视为电压不合格,因此在分布式电源入网侧需对电压进行测量、并对电能的传送功率进行计量,对于过大或过小的电压需进行相应矫正,以满足电能供网的需求。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是否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及推广价值,已经得到论证。从本文的实例分析,该分布式电网的接入,其年产发电量、投资总成本等,经过计算,预计约8年可收回投资,从字面上看,该效益上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考虑到环境气候的影响及电能传送的影响,该效益需打20%折扣,预计约10年收回成本。因此在可研设计阶段不仅要考虑电能的入网问题,更要从侧面考虑该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在将来因投资效益问题而搁置,白白浪费电网的有限资源等问题。

  分布式电源的入网若取得成效将带动其他地区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时是否考虑模块化建设,是否针对该类型的问题提出模块化建议。在设计时,是否在考虑个性化设计的同时考虑设计的普及化,这是设计分布式电源的一个切入点,考虑电压质量测量、接入系统模块、接入电压频率测试等均可以设计成模块化,因此好的设计可以带来类同化的效益,同时对设计结构进行普及推广,有效提升分布式电能的能源占比。

  通过简要分析分布式电能的接入设计,引出了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是否得到足够快的推广,不仅与当前典型设计有关,更应与设计的思路变更(充分利用现有电网资源)、设计的市场推广应用有关,优秀的设计理念可以提升设计成品的实践化、遍布化。

  [1] 陈S.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网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2] 张燕妮.浅谈光伏发电的方案设计[J].东北电力技术,2014,(2).

  淮北桓谭110kV变电站是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第二批试点工程,并以科技创新亮点成为国网公司“110千伏智能变电站研究和示范”重点科技项目。桓谭变110kV进线及主变中性点采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全光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FOCT)。PT采用阻容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并将6相全光学电压互感器(OVT)挂网运行,是国内第一个同时采用FOCT与OVT的智能站,在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方面实现了多项之最:

  全光学电压互感器与110kVGIS三相一体式的应用方式在世界上属首次。三相OVT敏感单元安装于一个独立GIS罐体,光PT和电子式PT,可以插拔式的对接方式和GIS上预留的气室接口进行直接对接,完成总装。

  全光学电流互感器采用在110kV三相一体式GIS安装中敏感环三相叠加的安装方式在世界上属首次。光CT与GIS采用三相一体式模块化的装配方案,灵活应用了FOCT可偏心安装的特点,巧妙实现了SF6气室外安装,从根本上解决了气密及高压的绝缘问题。

  桓谭变主变中性点光学CT,采用套筒的方式安装在主变升高座上,实现零电位安装,在国内尚属首次。桓谭变首次实现了GIS冗余配置光学原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挂网试验。通过成功挂网,对光PT的可靠性进行充分验证,为光PT在智能电网中的大规模应用奠定良好基础。作为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第二批试点工程,桓谭变在智能化水平、经济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对国网公司大力推动绿色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具有示范性意义:

  (1)桓谭变的站控层信息一体化集成度、一体化电源系统、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系统网络化接入及网络记录分析、电流电压数字化采集等基础功能完备:

  站控层统一采用DL/T 860协议实现信息建模与共享传输,站内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后台主机实现全站设备的监视、控制、告警及信息交互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

  一次设备增加主变、110kV GIS、避雷器消弧线圈、接地变(兼所变)实现智能化;10千伏开关柜实现顺控操作和温度在线检测。主变本体非电量信息以硬结点方式开入,经数字化转换后将非电量信息、非电量保护动作信息及装置自检信息以GOOSE方式开出至过程层网络。中性点CT采用全光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合并单元冗余配置,实现中性点光CT的接入,以60044-8和9-2采样值报文输出。其中顶层油温增加一组光纤温度计,输出数字信号直接接到合并单元。OCT合并单元及EVT合并单元均冗余配置,实现电子式互感器输出信号的接入。挂网OVT冗余配置,实现全光学电压互感器输出信号的接入。

  桓谭变采用“三层两网”结构。配置独立的网络报文记录分析系统,实现对全站各种网络报文的实时监视、捕捉、存储、分析和统计功能。站控层网络采用双星型结构,可传输MMS报文和GOOSE报文。间隔层测控设备接入站控层MMS双网,接入过程层GOOSE、SV A网。过程层组GOOSE、SV双网,主变保护采样值、跳合闸及智能终端开关采用“直采”和“点对点直跳”方式。

  (2)桓谭110kV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其技术领先性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站内实现全部开关顺序控制功能,且具备与上级调度的互动功能。按照IEC61850标准的顺序控制要求建立模型,实现就地与远方调度一间式操作。

  建立变电站模型和主站调度模型的映射关系,建立一体化网络模型、参数和数据的源端维护机制。生成智能电子设备与变电站通信网络配置的文件以及将站内监控系统的图形文件转换为主站可以识别的交换格式,并将这些文件提供给主站,做到站内与主站数据一致。

  110千伏桓谭变对变压器、110千伏GIS、避雷器、开关柜等设备状态信息全部采集,并按照IEC61850标准规约上传到后台主机,并进行状态可视化展示且发送到上级系统。

  桓谭变利用设备状态可视化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通过专家分析系统在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上实现智能告警与分析策略等高级应用功能。应用智能告警及分析策略高级智能功能;针对二次系统大量的告警信息,该系统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告警信息类别、优先级等进行信息的分层、分类告警或上送主站。

  站内设智能辅助设备管理系统,图像及安全警卫系统能够实现视频画面切换、预置点自动定位和自动联动录像功能并能根据生产运行环境需要自动投入风机、照明、空调等负载,实现与变电站设备操作、报警等各类事件及通风系统等环境设备的联动,极大地节约了电能。

  流线型设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造型新颖独特,与变电站主厂房连接和谐自然,与城市未来规划浑然一体,不仅实现了变电站“零损耗”,而且可以在系统电能有节余时向低压电网输送电力,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9.7吨,二氧化硫2.7吨,粉尘24.5吨,为低碳环保做贡献。桓谭变建成后,可实现设备例行检修到状态检修的改变,减少巡检成本约6.24万元/年,减少维修成本约31万元/年;通过智能变电站远方操作、保护软压板投切等远程控制手段减免的常规站就地操作成本约8.42万元/年,减少变电站值守人力约10万元/年,节约站用电费约2.36万元/年,每年节约运维成本合计约58.02万元/年。

  与常规站相比,站区围墙内占地1397平方,同规模通用设计占地2662平方,较通用设计节约占地47.6%,全站采用保、测一体化装置,取消独立的高、低备自投;设集中处理控制装置,在不改变设备接线的情况下实现任意的备自投逻辑、内桥测控、区域稳定、低周减载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对变电站运行方式的适应能力。通过整合二次设备功能,优化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方案,大大减少了电缆及光缆数量,全站使用光缆节约电缆约5.6公里;二次设备室屏位共计21面,面积仅为63平方米,与同规模变电站相比屏位减少了22%,占地减少了25%。

  先是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接着又挨了美国“双反”的大棒,产品80%出口欧美的我国光伏业遭遇重挫,纷纷进入调整的阵痛期。

  梦魇并未结束。今年5月17日,经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认为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及组件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过程中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249.96%。有消息称,欧盟也将于6月底启动对进口中国的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至此,这个贴着新能源标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年少轻狂后,开始步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

  粗略估算,我国光伏产业从真正兴起也只有五年时间,5年里一个行业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超的地步,发展的速度之快着实让人震惊。

  近几年,除了太阳能光热企业纷纷上马光伏项目,连做毛巾等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企业也不断介入,以期攫取新能源产业的一桶金。

  有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预计今年产能过剩将上升到惊人的22GW。

  出口的受阻,过剩的压力,让这个只有5、6岁的产业像一个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而挨打的孩子,孤独无助。

  其实,光伏行业发展到今天,出现诸多问题并怪不得别人,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山东省商务厅的一份调查报告为该省的光伏产业做了深刻剖析,也点在了全国光伏产业的相同要害之处。

  报告分析认为,该省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哑铃型,市场在外,原料在外。其中,90%的市场在外,以欧洲市场为主,美国市场大约在10%。近年来,欧洲主要市场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令需求增长放缓,光伏组件价格降幅达四成,是对光伏企业利润造成重创的主要原因。

  这样一个两头受制于人的哑铃型产业,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得不让人深思。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近期也发出预警,提出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避免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做财经新闻十余年,笔者已经看多了跟风上马的产业现象,多数从业者也都领教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魔力”,但跟风仍在进行。

  光伏的跟风更是盲目的,没有建立在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角度,不仅要靠政府补贴来发展,成本更是传统发电成本的数倍。

  最近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传出消息,到2015年,我国光伏企业的发电成本将下降到0.8元一度。即使到了2015年我们达到这个成本,仍然是目前民用电价的1.5倍左右。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在我国化石能源已日趋紧缺,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同题已日益突出,并危及到我国未来的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发展太阳能发电是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光伏发电由于其特有的可再生性,在生产能源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亲和力。因此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和建设小康社会刻不容缓的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 。

  光伏电站主要是分为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其中,集中式地面电站是指利用荒漠地区丰富和相对稳定的太阳能资源构建大型光伏电站,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分布式光伏电站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它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所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2016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达34.54GW,累计装机量77.42GW,均为全球第一。以区域来看,全国新增装机量最多的省分是新疆省,新增了3.29GW。《中电新闻网》统计,新能源在甘肃、内蒙、新疆、青海、陕西、宁夏等西北方六个省份已成为第二大电源。然而,这六个省份都面临程度不等的弃风、弃光问题。能源消纳能力不足是主因,也因而限制了大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开发脚步。中国已暂停下发2016年度甘肃、新疆的光伏发电指标,内蒙、青海、宁夏等省分2017年的光伏指标下形也不明朗。2017年1月1日之后,“全额上网”一类至三类资源区新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千瓦时,比2016年电价每千瓦时下调0.15元、0.13元、0.13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补贴标准仍然为0.42元/千瓦时。同时明确,今后光伏标杆电价根据成本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一些省市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额外还有补贴0.1元/千瓦~0.4元/千瓦不等。

  由此可见,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在光伏发电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遇到的瓶颈,正是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所在,不仅有高额的补贴,而且根据《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大大简化了分布式电站的建设流程,为分布式安装者带来福音,也为分布式提供了发展的温床。

  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交流电,升压后并入电网或者直接并网。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电池组件、汇流箱、光伏并网变流器以及综合监控系统组成。

  本工程光伏电站系统布置分为8个1MW分系统,每个子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并网逆变器、交流汇流箱和升压变组成;逆变器采用60KW组串式逆变器,共132台;交流汇流箱采用四进一出汇流箱,每台交流汇流箱接4台逆变器,共33台。每1MW逆变单元通过1台双绕组干式变压器升压致35KV,然后每4台升压变高压侧经并接后,最终以2回电缆线KV开关站。

  本工程新建35KV开关站一座,35KV母线KV母线回电缆出线KV开闭所Ⅰ段备用间隔。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既不直接消耗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该项目实际装机容量8.24MW,系统效率为80%,根据总装机容量,系统效率及倾斜面辐照量,可预测首年发电量为873万千瓦时,预测系统效率每年平均衰减为0.8%,由此可测算出20年总发电量为16202万千瓦时,平均年发电量为810万千瓦时。

  以每万千瓦时电力消耗3.6吨标准煤计算,每年可替代常规能源2916.5吨的标准煤,每年二氧化碳p排量为7064吨,二氧化硫减排量为213吨,氮氧化物减排量为106吨,标准煤粉尘减排量为1928吨。以上的计算是不考虑光伏发电系统在生产过程耗能量。

  一个光伏电站建设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气设备、支架、施工建安费以及设计费组成。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总投资约7500万元。建成后平均年发电量为810万千瓦时

  (2)税,包括增值税和所得税。增值税税率按17%计算,所得税税率按照25%计算。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每年运营成本为30万元。

  以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9MW光伏电站项目为例,每年发电收益为1215万元。总投资回报率为216%,年收益率为10.8%,项目投资回收期为6.33年。符合长期投资的盈利要求,盈利能力良好。

  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日益紧张,水力资源有限并对生态产生影响,核材料出现紧缺以及对环境、安全产生重大威胁,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能源短缺问题,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对节能减排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光伏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要求。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有国家政策支持、投资环境优良、丰富的能源优势、项目经济效益良好等优点。综上所述,201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规模将会进一步突破,由74GW突破至100GW,新增规模将达到26GW。由此可见,201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前景广阔。

  更令人惊奇的是,2010年9月,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结果公布,某企业竟然以0.73元/千瓦时的超低价中标,让光伏产业提前5年跨进“一元时代”。顿时,业内一片哗然。在11月2日举办的中国(合肥)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诸多行业专家也直言不可思议。

  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曾提出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年实现l元,千瓦时电的目标,这与业内的普遍预期一致。

  正因为如此,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中的超低价格,引起业内一片哗然,中标结果在争议声中一再推迟。商业标本于8月16日就已开出,但9月14日方才公布结果。根据中标结果,13个项目中标价均低于1元/千瓦时,最低价仅为0.73元,千瓦时。直接让光伏产业提前5年跨进“一元时代”。

  而从国外的情况看,目前在该领域做得最好的德国,2011年地面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为0.218欧元/千瓦时,相当于1.9元/千瓦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0.73元/千瓦时这个价格着实有些离谱。

  其实,这已不是光伏行业第一次开出如此惊爆价了。在2009年7月的中国首轮光伏电站招标中,英利与国投电力组成的联合体曾报出0.69元/千瓦时的超低价,旋即遭遇业界的集体“炮轰”,价格最终未被采纳。如今,随着0.73元,千瓦时的超低价再现江湖,唏嘘、怀疑……种种情绪也重新泛起。

  “低于1元/千瓦时的价格肯定是不合理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在中国(合肥)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在中国,即便是技术再好的企业,其生产成本最少也要1.2元/千瓦时。”

  “从2010年的实际市场情况及原料价格情况看,这个报价是肯定做不下来的。这样投标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竞争。”教育部光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一针见血。

  他分析指出,首先,这些企业想在产业发展初期野蛮进入,迅速占领市场,打击竞争对手,以至于赔本换吆喝;其次,他们很可能会拖延项目的建设时间,以等待未来几年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或者是政府补助政策的改变。

  对此,行业巨头江西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也表示,中标价格超出了他的预期。但是他同时认为行业已经到了调整预期的时候。

  “我2005年创办赛维LDK的时候,光伏发电的成本是8元每度,现在最多1.5元每度。而且放眼全球,很多国家已经进入了光伏能源平价上网的时代。无论如何,传统能源的价格一定是持续上涨的,而随着光伏产业规模效应的逐步扩大、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光伏发电的成本必将大幅下降。之前业内曾经估计要在2015年,光伏产业进入‘一元时代’,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肯定能提前实现。”

  其实,业内人士在“一元时代”这个问题上如此纠结是因为,“一元”是中国光伏产业开启应用之门的关键节点,一旦此节点被跨越,中国光伏产业将迎来真正的曙光。

  一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都存在着一个弊端――原料、市场“两头在外”。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的40%。但是市场仅占全球的5%,中国自己光伏发电装机还不足电池产量的1%,绝大部分产能需要出口。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成本偏高,而且电网企业态度比较消极,导致光伏发电在国内无法大规模应用。一旦光伏发电行业平均成本突破1元,大规模并网发电将成为现实,国内光伏产业应用市场大门将正式开启。

  那么,这扇大门应该如何开启?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政府又该出台什么政策去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

  对此,赵玉文在中国(合肥)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建议,“相对于补贴而言,上网电价法才是最有效、最具可操作性的举措。”

  他表示。30多年来,许多国家采取过几十种鼓励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效果都十分有限。只有德国在制定了上网电价法以后,拉动光伏市场快速发展,使德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2004年德国政府实施上网电价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光伏行业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截至2009年年底,德国的光伏安装累计总量已经达到了9.8GW,居世界第一。

  在赵玉文看来,去年推出的“光电建筑一体化计划”和“金太阳工程”只是为中国光伏应用这场“盛宴”端上两道开胃小菜,上网电价法才是“光伏盛宴”开席后必不可缺的正餐。

  “光伏发电只有大规模的应用,才能迅速降低成本。而上网电价法才能最有效发挥资金作用。”

  其实,上网电价法早已被许多业内人士视为光伏产业的“救命稻草”,而且早在去年年初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但是至今仍未推出。政府有关部门为何如此犹豫不决?

  张晓安分析认为,上网电价法短时间内肯定无法推出。他告诉《徽商》。有关部门对光伏企业的成本底线有些拿不准。他们目前采取的是复制当年确定风电上网电价的做法,即通过招标来考量光伏企业的成本底线,再据此确认光伏上网电价的合理区间。然而,两次招标结果都出乎他们意料,造成了许多假象。

  对于政府而言,如果光伏上网电价定价过高,不仅消费者负担加重,而且还将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光伏产业,届时,行业将出现真正的产能过剩;如果定价过低,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那么什么价格能够让政府以及企业都能接受?张晓安做出预测,应该与业内的普遍预期一致,政府有关部门的“心理价位”应该是在1元左右。这从中国首轮光伏电站招标结果可见端倪。当时,有企业投出了0.69元/千瓦时的超低价,但是政府最后确定了1.09/千瓦时的中标价。

  聚焦快速崛起的中国,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国将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迫切地需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比其他任何国家面临着更大的国家责任和国际道义压力。笔者认为,以光伏产业为主的新能源是未来我国乃至全球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经之路,是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性经济的必然选择。

  由于原材料成本约束和光伏发电技术的限制,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并网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成本远远高于火力发电,价格竞争上完全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光伏发电市场现阶段仍然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市场。

  对太阳能扶持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立法指引、购电补偿、税收抵扣或投资补贴等方面。

  政府通过扶持性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流入,针对不同主体通过投资补贴、消费补贴、产出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企业盈利后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使得企业自身实力增强,对原材料计划价格控制、政府税收、贷款优惠及补贴的依赖性降低,从而具备在自由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就是各国将光伏产业从幼儿阶段扶持起来的美好蓝图。

  此种政府扶持性政策最早是在德国的《再生能源法》中提出的强制光伏上网电价政策是指电力公司有义务以较高的价钱收购其营业区域内,所有由可再生能源生产出的电力,让再生能源的电力得到充分应用。这种政策不但将再生能源利用的理念贯彻到千家万户,而且通过消费补贴切实扩大国内需求,对产业常青具有深远意义。

  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最直接地提高光伏发电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从而提高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及光伏系统的投资者积极性,同样提升居民对光伏系统的关注度和使用热情,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

  信贷优惠政策最有利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规模问题,是提升投资者信心和积极性的原动力,也是最快实现经济规模的关键经济后盾。信贷优惠政策直接地反映出了政府的产业扶持导向,也以实际行动对民间资本投入起到了表率作用。

  日本设立了到2020年累计安装光伏28GW的目标。意大利政府计划在2008-2012年实现300兆瓦的光伏装机容量。印度计划2012年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应占印度电力需求的l0%,在电力构成中占4%-5%,2013年设立了到2022年光伏装机量达到20GW的目标。各国政府均在正式性政策文件中为本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绘制了美好蓝图,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政府信心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意识,拉动了人民的需求,促进了产业的蓬勃发展。

  德国2004年《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法规定,给予太阳能发电系统为期20年0.457-0.624欧元/千瓦时的补贴,2010年修正案增加了中小型规模屋顶光伏设施发电的自用消费补贴。2009年,美国对太阳能产品和设备生产厂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包括初始投资30%的补贴和制造业30%的税收抵免。英国的“低碳建筑”计划补助住宅项目接近成本的50%,补助公共建筑及非盈利项目安装系统接近总成本的50%。政府将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补贴从生产阶段的厂商直接补贴,转换消费环节的使用补贴,增大了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扩大需求市场,进而激发厂商产品开发的内在动力。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编撰的《2013年-2017年全球光伏产业报告》中记录了一项广泛的数据调查,并以此预测扶持性政策不存在或存在情况下,未来五年世界光伏产业的市场情况。调查方法是基于历史数据的交叉核对和市场的整体性分析预测,调查样本覆盖了所有典型的光伏企业、电力公司、国家协会和能源机构。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按照政府扶持性政策不存在或存在构建了两种发展情景:

  自由经济局面:假设了一种消极的市场行为,即现有的支持性机制难以加强或持续,或者现存扶持性措施将被大幅度削弱,但将合理的系统价格调整计算在内。在这种情景下,强制光伏上网电价的逐渐终止将带来产业转型期国家市场的严重衰落;

  政策驱动局面:伴随着强烈的政治意愿,政府考虑到光伏将作为未来主要能源而继续给予足够的政策扶持,并作出适当调整。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需要去除不必要的行政壁垒和简化电网的连接程序。2012年全球光伏累计安装量达到100吉瓦,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自由经济局面下,未来五年安装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6.4%,5年后全球累计光伏量达288吉瓦;而政策驱动局面下,未来五年安装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2.8%,到2017年预计全球超过422吉瓦的光伏系统可以安装入网。

  (一)自由经济局面下,2012年的世界经济复苏和光伏市场产能过剩、产业内部调整将导致2013年度的年安装量回调至27.8兆瓦,并以18.4%的年均增长率稳健上升,2017年世界年安装总量达到48.3兆瓦;局部来看,欧洲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维持10吉瓦左右的年安装量,增长幅度低;而五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的年安装量将翻一番,美洲翻两番,中东和非洲地区虽然起步晚、基数低,但年均增长率达100%。(二)政策驱动局面下,全球年安装量的增长势头锐不可当,5年内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4.4%,年安装量于2017年达到84吉瓦;局部来看,各地区增长势头相当。(三)比较自由经济局面和政策驱动局面的年安装量情况,差异是非常明显的,2017年预计年安装量在自由经济局面和政策驱动局面下分别为48.3吉瓦和84.2吉瓦,说明各国的扶持性政策驱动可以导致光伏市场扩大两倍。

  [2] 冯春林.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及效果评价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8):66-69

  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然而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紧缺,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人类可以自由利用等特点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尤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受瞩目。据欧洲JRC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世界总电力供应的10%以上;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全部发电量的60%以上。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近几年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产业对人才需求量的剧增,国内外光伏产业生产、管理、研发的各类、各层次人才非常有限,特别是一线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经测算,预计未来五年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将需要数十万各类、各层次技术人才[1],目前探索并形成比较完整、成熟的光伏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是光伏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光伏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结合当前社会需求,探讨新时期光伏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众多学者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了深入探讨[1-4]。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仍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家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体系,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有显著的差别。针对目前光伏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难题,结合社会需求,提出了光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思路:

  (3)总结以前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结合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设计培养模式;

  (4)根据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检验培养效果,进一步做出修改,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光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以下原则:根据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创造办学条件实现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模式,最后在实践中检验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按照上述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和近年光伏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时展,新时期光伏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实效等内容(见图1)。

  在坚持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光伏技能人才为出发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所示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注重技能培养,实现针对技能岗位的课程体系(如图2)。

  在坚持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光伏技能人才为出发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所示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注重技能培养,实现针对技能岗位的课程体系(如图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对《光伏系统设计及施工》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整个教学围绕光伏系统设计、施工和调试为主线,同时将职业资格考证、职业技能大赛和科研纳入教学计划。

  针对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对人才要求的不同,对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系统三个方向建立了对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鉴于建设经费投入巨大,光伏材料和光伏电池的生产主要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而对于光伏电池的主要工艺和光伏系统则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目前已投入300万元经费,已完成3kwp并/离网混合光伏示范电站建设、与浙大桑尼、浙江天科等共同开发研制了光伏发电综合实训系统,建成了光伏发电综合实训室,半导体工艺实训室。完成《光伏应用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改等,实验室获得“淮安市光电池&LED重点实验室”称号,近两年以实验室为依托,已承担市级科研课题5项、申报专利4项,发表文章10余篇。

  学院十分重视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岗培训,学习企业管理文化和生产技术。在聘请光伏企业高技能水平兼职教师的同时,还邀请江苏光伏产业协会专家、企业的高层管理及高级技术人员定期做报告。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期间,专业指导教师也定期参与指导和实践,通过多元合作提高了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计划在3-5年,对专业任课教师进行培训进修,并与开设本专业的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7人,聘请兼职特聘专家1人、行业专家1人、能工巧匠1人。

  打破单纯以课堂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探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建立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期间,企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同时参与学生的指导。以企业的专家和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作为评委评定实习、实训课程的总评。训练过程中,注重对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能力训练、知识学习、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企参与,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光伏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些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做的还很多。所以,光伏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

  [1] 廖卫兵,罗双根,孔荣青,熊明辉.高校特色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的模式分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8,13(3).

相关推荐
  • 首页:速盈注册:首页
  • 速盈注册平台-怎么样
  • 首页“速盈娱乐”首页
  • 首页-玄武娱乐(玄武平台注册)
  • 首页/恒煊娱乐平台
  • 亚盛国际注册-招商
  • 鼎汇主管-首选注册
  • 首页.M5娱乐注册.首页
  • 首页.星邦娱乐.首页
  • 天九娱乐-平台注册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