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全站搜索
资讯详情
金尚娱乐注册-首选网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2-04-28 17:53   文字:【】【】【

  金尚娱乐注册-首选网页,2021年,在全球和中国“碳中和”政策的引领下,中国光伏产业继续领跑全球,实现高速发展,光伏企业出货量大幅上涨。随着行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增强,天合光能组件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其中以分布式组件分销业务增长最为显著。在下游系统整体解决业务端,中国分布式业务凭借多年的业务积累和国家“整县推进”政策指引,形成较大业务突破,继续保持行业分布式户用光伏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80亿元,同比增长51.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8.04亿元,同比增长46.77%。2021年公司合计组件出货量为24.8GW,深耕210mm尺寸超高功率“至尊”组件产品系列,大尺寸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在维护供应链稳定方面,公司进一步以战略合作形式布局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结合公司战略采购,有效稳定供应;支架业务合计出货1.8GW;国外光伏电站业务稳步推进,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业务营收大幅增长;分布式系统产品业务高速发展,连续三年实现出货量翻番;储能业务持续强化储能技术储备及研发能力建设,深入布局垂直一体化产业,开拓与培育全球储能市场,业务发展进入新的轨道;在能源互联网板块公司持续在能源数字化领域布局。2021年,公司成功发行了52.52亿元可转债,公司经营管理业绩获得投资者认可;公司荣获中国光伏技术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充分证明公司卓越的创新与技术研发能力;同时,公司以稳健的财务状况、可靠的产品品质及卓越的品牌第六年荣获彭博新能源财经可融资性100%评级,天合光能成为唯一一家连续六年获得认可的品牌。2021年,公司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助力全球1.5℃限温目标行动。随着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公司与众多能源企业在组件与跟踪支架产品、地面光伏电站系统开发与建设、分布式开发及整县推进、光储一体化项目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公司战略布局的指引下,各业务板块持续稳健发展,为未来业务增长夯实基础:在组件产品与市场销售端,在210组件产品发布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大尺寸高功率产品获得巨大进步,随着行业推进210尺寸标准化、主辅材料和逆变器等不断适配大尺寸组件,公司主要产品在产能规模、产品性能和客户接受度上都有长足进步。报告期内,210组件累计出货超16GW,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整体累计出货超100GW。在供应链端,为了应对原辅材料缺货与涨价,公司在持续优化组件材料技术工艺、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在上游深度开展战略合作布局部分原料产能。在硅料价格快速上涨时期,公司通过提前采购备货等方式锁定部分利润,以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在产能制造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电池产能达35GW,组件产能达50GW。2021年5月,公司越南太原工厂的首批210电池及组件成功下线组件海外产能全面展开,超高功率210至尊系列组件加速全球出货,进一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布局TOPCon产能,储备最领先的电池、组件产能。报告期内,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支架业务实现出货1.8GW。跟踪支架业务不断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案,适配大尺寸高效电池组件。国内光伏系统业务稳步推进,项目指标和利润大幅增长,国内电站系统业务超预期达成业务目标,斩获近3.5GW+光伏电站指标,较去年增长超200%。海外电站系统业务在海外多个国家实现单点突破,多个项目并网、投入正式运营中。国内分布式系统业务依托“天合富家”、“天合蓝天”双品牌打造“原装光伏系统”理念继续引领市场,并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创新、深化金融配套服务,以丰富的业务模式组合赢取更大市场份额,系统出货量超2GW。“天元数字化平台”持续升级,为业务运营和运维服务提供高效支撑。同时创新推出“天合蓝天-天能瓦”等BIPV和BAPV场景解决方案,受到业内外广泛认可,销售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储能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构建电化学储能领域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储能电芯技术及整体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研发能力,提升电芯性能,以创新变革带动储能成本下降、保障储能系统的本质安全。2021年公司继续深入布局垂直一体化产业,合资10GWh电芯生产线GWh模组生产线GWh正在逐步达产;公司继续开拓与培育全球储能市场,为客户提供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在内的定制化整体储能解决方案;与公司光伏业务客户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在中国市场开拓形成规模大、示范意义强的各类储能项目,海外市场则聚焦英美德澳等国家市场的大型储能领域,实现项目交付,全球签单大幅提升。公司将持续努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产品与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卓越的创新实力和丰硕的创新成果,2021年公司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是我国光伏技术领域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同年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产品认证方面,公司8款产品获得首批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认证,电池和组件认定数量均为行业第一。公司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资质平台建设为契机,新增主导和参与政府科技项目8项,另有4个项目通过验收。2021年,公司在持续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研发投入累计达25.55亿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专利362件,其中发明专利141件;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326件,其中发明专利1,018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988件,其中发明专利32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位居中国光伏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21年底,公司发布标准95项,包括IEC国际标准1项,SEMI国际标准33项和国家标准12项,为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在产品研发方面,高效电池研发团队继续保持N型i-TOPCon电池产业化效率及良率的行业领先,实验室可量产电池最高效率达到25.42%。新建210mm大尺寸i-TOPCon中试线,电池量产平均效率突破24.5%,实验批次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5.5%,为下一代大尺寸i-TOPCon电池大规模扩产提供技术基础。2021年,跟踪支架研发中心持续聚焦智能光伏跟踪支架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前瞻性地开发智能跟踪算法,进一步提高光伏跟踪系统发电收益,积极持续推进跟踪支架风工程技术研究增强产品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的长期可靠性。同期获得德国SGS的目击实验室资质,测试能力覆盖IEC62109、IEC62477-1、UL2703、UL3703等跟踪系统关键认证项目,有效保障跟踪系统产品性能与质量。公司以“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为长期使命,秉承着“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开放创新、长期艰苦奋斗、全力追求卓越、共担共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开拓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启动全方位管理变革工作,旨在应对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相关利益方持续创造价值。公司在以下三方面展开变革:1)变革经营管理体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业务与管理高效协同的经营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大变革促进经营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以数字化打造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创建数字化流程支撑公司跨越式发展。2)优化组织人才氛围,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能力,创建自我驱动的组织氛围,激发艰苦奋斗的组织活力,打造奋斗者平台。改变人才文化环境,提升组织竞争力。3)提升经营业绩指标,在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现金流等各核心经营业绩指标方面每年实现持续质量提升和优化。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光伏产品包括单晶的硅基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系统包括系统产品业务及光伏电站业务;智慧能源包括储能解决方案、光伏发电及运维服务、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的开发和销售以及能源云平台运营等业务。公司深耕太阳能光伏领域二十余年,是全球知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评选的全球光伏组件制造商排名中长期位居第一梯队(Tier1)企业,同时是光伏行业唯一一家连续六年被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评为可融资性100%评级的组件品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PVEL每年发布年度光伏组件可靠性记分卡,对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结果进行最全面的公开比较。天合光能已连续七次获评PVEL全球“最佳表现”组件制造商,组件可靠性及发电能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多次获得肯定。光伏组件是公司主要产品之一,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公司针对不同组件业务的类型采用直销和经销商业模式,并根据市场需求导向,积极投入电池和组件创新技术研发和量产,依托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凭借天合光能优质的设备资源,成熟的工艺经验和产业化优势,深度整合PERC、N型、MBB组件、切半组件、双面双玻组件等电池及组件核心技术,同时根据光伏行业发展需求,倡导成立了“600W+产品创新开放生态联盟”,完善光伏产业供应链生态,与全行业协同迈向210高效组件新时代,高效组件产品功率涵盖了410W、430W、510W、555W、580W、600W、670W和690W。公司根据大型电站建设的需求为其开发了智能光伏解决方案,覆盖地面跟踪和水上漂浮两种应用场景,由高效组件、智能跟踪支架等光伏产品优化集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大型电站系统产品解决方案。公司智能跟踪支架解决方案在全球度电成本持续下降的要求下已成为光伏行业探索降低度电成本的重要途径。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跟踪算法匹配210系列双面组件,弥补了传统天文算法的缺陷,在跟踪支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大幅提升发电效率。公司围绕客户需求及行业发展要求,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在提供高效光伏组件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家庭光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公司已经拥有超过1000家优质经销商,并运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户用、商用系统一体化的共享能源智能云平台,也为分布式用户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售后和远程运维服务,确保分布式用户能够获得全过程省心无忧的消费体验。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光伏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了超5亿千瓦的大型风光基地,各省市新能源十四五规划也已经出台,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项目,随着光伏系统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全球大型能源集团及光伏企业纷纷加快了项目开发建设的速度,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系统集成研发能力、丰富的集成经验,围绕“光伏+治沙”、“光伏+储能”、“光伏+氢能”、“光伏+农、牧、渔业”、“光伏+光热”、“光伏+废弃矿治理”等应用场景,利用“多能互补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从开发、设计、建设交付、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最低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通过以项目开发、项目EPC服务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LCOE最低的系统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销售业务,通过优质的系统集成能力为电站投资商大幅提升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和全生命周期的运营保障,为客户创造价值最大化;并通过公司的全球市场渠道,项目业务遍布全球,公司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电站开发项目,为公司未来光伏产品业务、系统业务提供持续性业务发展保障。智慧能源业务主要由光伏发电及运维、储能智能解决方案、能源云平台等业务构成。光伏发电及运维业务是指为光伏电站发电收入及系统日常运行提供维护服务,并以能源云平台为依托,以先进的检测监控设备、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基础,进行智能化的光伏电站运维工作,主要包括电站管理及日常运维、检修以及运维作业的记录与分析工作。储能智能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电力能量时移,促进电力能源结构性需求的高效利用;通过调峰调频,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在全球风光储能市场及户用储能市场,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力争产品领先,深化重点客户与供应商在战略层面的技术与商务创新合作,持续提升交付能力,争取更高市场份额。能源云平台等新业务不断开源积累客户资源,在持续打造核心能力、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项目落地与销售,并尝试新的发展和商业模式。天合光能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迅速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推出符合市场环境的产品与服务。公司在巩固光伏组件产品市场占有率及技术指标的领先性外,还逐步开展系统业务并前瞻性地布局智慧能源业务。对外提供光伏产品、光伏系统及智慧能源服务构成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公司制定全年年度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及产品部门的规划,分解产品特性、区域销售等指标,并结合市场讯息、供需关系、成本预测和产能产出等情况明确年度采购策略,签署年度采购框架协议。采购范围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生产所需辅料,生产设备以及配件等,公司实行“以单定购+合理库存”的采购模式。公司编制了《采购管理制度》《采购控制程序》《供应商管理制度》等制度,运用定制化的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DQMS(动态质量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系统,利用PDCA(Pan-Do-Check-Act,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根据客户及相关方需求设计合理、有效的采购过程。公司根据新产品、新材料需求,利用行业信息或已有供应商数据库从供应商的开发、选择、管理、评级、价格议定、签订合同、检验入库、付款方式、库存管理以及定期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标考核,实现供应商协同、信息共享、过程预测等目标。公司基于产品战略及产能匹配情况进行市场营销,采用“以销定产”为基础,结合预期需求的模式组织生产,根据销售合同、技术协议以及各车间工艺能力分配计划,形成生产任务,下达公司各车间进行生产。公司各部门严格遵守《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管理:工艺部门负责工艺技术管理和企业内部工艺技术标准制定;生产部门遵守公司制定的生产操作规范,按要求进行生产工作;公司质量控制部门全程参与生产工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以及智慧能源三大类,针对这三类业务,公司的销售模式如下:公司针对不同组件业务的类型采用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针对大型电站及大、中型工商业项目的组件业务,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从售前、售中到售后设置专业销售服务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小型工商业及户用市场的组件业务,公司主要采用直销和经销双重模式。公司已建立完善的组件经销网络,向全球各地销售高品质、高可靠性的组件产品。公司的大型电站智能解决方案和智能跟踪支架产品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产品面向建造商,投资商和开发商,在中国、欧洲、北美、南美、日本、亚太、中东北非等世界主要光伏市场开展业务。公司分布式户用、工商业光伏系统产品的销售模式为直销和经销并行的方式。针对户用市场以渠道为导向的特点,公司提供合作共建、融资支持和自主建设等多种业务模式无差别覆盖用户群体。公司在海外市场也布局了分布式光伏系统产品,目前已经在欧洲、澳洲和印度等地进行了渠道的布局。公司国内的光伏电站销售业务主要包括已建成电站的销售以及定制化电站的销售。国内已建成电站的销售是指在双方在达成一致后签订合作协议并进行股权转让及电站项目资产的移交;国内定制化电站销售是指结合光伏应用场景的多样化特点,在项目开发的同时即启动与投资商的接触与协商,形成合作意向后,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电站设计与建设、运营方案。“联合开发+工程建设管理的模式”通常适用于海外新兴市场的大型投标项目以及为长期合作的战略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的业务领域。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会与电站的长期持有人联合投标,并设立合资企业共同完成开发和建设,公司负责提供完整且专业的从开发到并网的全流程管理。最终工程完工并网后,公司将合资企业所持少数股权进行转让并实现退出。智慧能源业务是公司产品业务和系统业务的延伸,智慧能源业务依托公司高品质的光伏产品和系统业务品牌,拓展了在新能源发电、储能、输配电和用电售电领域的业务范围。智慧能源业务聚焦储能智能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模块化、可扩展、高循环寿命的储能系统为客户提供高安全、高性价比、高效率的新能源侧解决方案、电网侧解决方案、用户侧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及微电网储能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集成与施工调试等全生命周期的完整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和高效可靠的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公司储能产品可以帮助光伏、风力等新能源错峰上网,提高其消纳比例,降低电网系统受新能源并网的冲击,吸引光伏及风力发电产生的谐波,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电能质量。同时,公司积极把握海外储能需求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充分发挥公司全球品牌渠道优势,在英国等重点市场实现规模化项目突破;大力拓展海外优质户用储能客户并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建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在自主研发、创新成果等方面具有领先性,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以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为代表的“一室两中心”创新型平台为依托,建立了高效、高产的研发创新管理模式,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以及省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项目60余项。公司积极推进“走出去,请进来”引才策略,集聚一批产业技术创新的拔尖人才和优秀的科研骨干成员,以开放合作的模式与国内外优秀企业、高校院所共建合作关系,汲取多方优势共同突破行业技术问题。公司一直致力于光伏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取得全球领先的突破性技术成果,巩固和提升了公司的全球领先地位。公司所处行业为太阳能光伏行业。光伏产业上游包括多晶硅的冶炼、铸锭/拉棒、切片等环节,中游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组件封装、检测等环节,下游包括光伏应用系统的安装及服务等。中国光伏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链完整,制造能力和市场占比均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光伏发电将全面迈向平价时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达到平价乃至低于燃煤标杆电价的条件,光伏行业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具有技术、规模、供应链管理等核心优势的企业集中。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推出了《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引导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加速光伏“平价上网”。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增并网容量共计5488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2560.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2927.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中尤以户用表现突出,户用新增装机容量超2159.62万千瓦,同比增长114%,成为光伏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期内光伏行业也进行了新一轮大规模新产能投放,主要围绕着大尺寸硅片、电池及组件展开,淘汰低效率和高成本的老产能,加速行业整合。在持续增长的光伏市场需求下,行业内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品牌优势、全球销售网络布局的企业更加受益,光伏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受原材料结构性供给不平衡的影响,供应链价格持续高位,价格压力贯穿上下游,外贸及海运形势严峻复杂,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积极有序新建210大尺寸电池片、组件产能,2021年底电池片、组件产能达35GW、50GW,其中210大尺寸产能占比超过70%。同时,公司加强全球化品牌建设力度和强化全球市场渠道,在国际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全力克服了物流的影响,还在部分市场区域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份额。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光伏行业创新技术的研发与量产,加速光伏度电成本的下降,进一步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公司根据行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携手产业链中硅片、电池等环节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210大尺寸硅片、电池及组件,主导成立了“600W+产品创新开放生态联盟”,完善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供应格局,再次为下游电站企业单瓦投资成本的下降做出贡献,实现行业LCOE(LeveizedCostofEnergy,平准化度电成本)的再一次下降,助推行业迅速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光伏进入全面“平价上网”时代,产业链各环节将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公司通过产能扩张进一步增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供应能力,满足下游市场对高效太阳能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巩固并提升公司在全球太阳能行业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能将公司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和成果进行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技术和产品升级,有效应对本轮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公司始终坚持在高效太阳能电池、大功率组件等领域先进技术的研发投入,既关注前沿技术的研究,也关注量产技术的推进。(1)N型i-TOPCon电池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该技术产品效率及良率实现行业领先,实验室最高效率达到25.5%(210mm)。量产线实验批次电池平均效率达到24.5%,最高达到25%,为下一代210mm尺寸i-TOPCon电池产业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并通过工艺配方及网版设计的优化,实现多个重要客户端的应用,并在国家技术领跑者项目中发挥作用,圆满完成江苏省科技厅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高性能低成本N型晶体硅太阳电池双玻组件研发及产业化”并通过验收。2022年4月,公司宿迁8GWTOPCon电池项目已正式启动,预计下半年逐步投产。(2)HJT高效组件产品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研发团队就HJT电池技术、组件材料、可量产技术路线及装备&降本技术路线、长期可靠性等产业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基于天合光能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MW级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团队不断探索设备成本和生产成本下降的可能性,如今HJT技术的电池效率已经可以实现24%以上的量产效率,基于团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最新的研究,针对性的快速推动各项技术的产业化,近期即将完成HJT产品的TUV认证,并积极进行市场推广。(3)至尊组件量产技术研究:在晶硅产业链产能集聚愈发明显、大硅片成为发展趋势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前瞻性进行技术研发与论证,主动对接设备厂家、主辅材料厂家、物流供应商等进行研究、开发,不断推出高功率“至尊”组件系列产品引领并推动行业加速发展。基于210mm大尺寸硅片,公司采用创新性版型设计、多主栅技术、叠加无损切割、高密度封装等先进技术推出600W+至尊系列组件,致力于600W+超高功率组件和解决方案在应用端价值最大化,引领行业正式迈入光伏600W新时代。(4)PERC电池量产技术研究:研发团队不断推出包括MBB技术、激光选择性掺杂(LDSEPus)技术、金属区域低复合技术、低陷光技术与最佳钝化膜层设计技术等,搭配全黑电池的外观设计可提升低辐照性能、满足低衰减和高可靠度,最终形成高性能、强美观的大功率电池片。创造出P型PERC电池210产业化23.5%的行业领先的量产电池转换效率。同时,团队在产品可靠性能力提升、降低成本与美学电池的外观研究上也引入了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力求不断创造产品的价值优势。高效PERC+电池研发团队通过持续研发及工艺优化,创新性地利用产业化生产设备将PERC电池金属接触区复合进一步降低,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23.81%,并通过了德国ISFHCaLab的测试认证,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化PERC电池效率指明了技术方向。(5)智能化跟踪支架电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的智能跟踪控制算法,经铜川领跑者基地实证,与传统天文算法跟踪支架相比发电量增加3.1%,并通过第三方机构CGC认可,智能算法发电量优化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开发智能跟踪控制器并在江西电建400MW项目中实现产业化,产品通过IEC认证,是国内首个集成智能算法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跟踪控制器;团队还开发了适配210mm超高功率组件的开拓者(Vanguard)600W+和安捷(Agie)600W+支架,该系统优配方案具备最优的BOS成本,通过第三方机构DNV认可;天合智能优配方案应用在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压外送基地3GW光伏项目并顺利并网,成为跟踪支架系统工程创新应用经典示范案例。(6)智慧能源云平台技术研发:团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开发新的高级应用及核心智能硬件,构建核心技术壁垒:1)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物联IoT平台的一站式SaaS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云、管、边、端的数据流和业务流的高效闭环,打造能源+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2)独创性地实现了基于无线免供电技术的智慧能源终端应用,领先的软件智能算法和非侵入式、无线的便捷装接方式,大幅降低行业解决方案的硬件和现场实施等成本;3)MOTA采集数据的应用建模以及云端发布,并通过以低代码甚至零代码的开发方式实现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建,支持多平台的多种对接方式。公司立足电池及组件创新技术研发,一方面不断将创新研发成果转换为产品价值,另一方面着眼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进行领先技术研究积累,为增强产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1)N型i-TOPCon电池技术:公司继续保持N型i-TOPCon电池产业化效率的行业领先,实验室可量产210mm×210mm高效i-TOPCon电池最高效率达到25.42%,成果通过德国ISFHCaLab的测试认证,为量产电池效率提升提供新的方向。新建210mm大尺寸i-TOPCon中试线,电池量产平均效率突破24.5%,最高实验批次平均效率达到25%,其中冠军电池效率达到25.5%,并获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第三方测试认证,为下一代大尺寸i-TOPCon电池大规模扩产提供技术基础。(2)HJT电池和组件技术:作为未来高效电池组件方向之一的HJT电池和组件技术,也一直是公司的研究重点,公司已在行业内率先完成了210HJT组件的全套认证,同时完成电池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为未来3~5年的HJT技术研究打下基础。(3)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有望替代晶硅单结太阳能电池成为光伏技术的新核心。公司聚焦高效N型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不断提升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以实现新突破。(4)PERC电池量产技术:公司现已实现P型166&210PERC电池产业化效率23.5%,建立了量产210GodenLine,最高量产批次效率达到23.6%,单片电池最高效率23.74%。(5)至尊组件量产技术:开发了SMBB技术,通过对电池网版和组件焊接设备做精准的匹配设计和优化,可以降低20%的银浆用量;600W+产品在业内率先通过飓风、不均匀雪载、冰雹、极限动载、极低温的一标五严极限载荷测试,现已完成600W+组件产品的量产转移,产品转移良率达99.8%以上。(6)智能化跟踪支架电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开发集智能算法、多源数据、软件平台于一体的新一代智能跟踪技术“SuperTrack智合”,具有高发电量、高适应性、高智能化、高稳定性的特点,在铜川领跑者项目与CGC联合测试获得3.06%的全年发电增益,在江西电建南宫项目测试智能算法在高散射特征场景下的发电性能,阶段性结果显示有3.84%的发电增益。构建核心风洞数据库,指导结构设计与气弹稳定性验证。发展跟踪支架特色风工程理论,建立CFD仿真计算能力,启动支架结构风振计算程序的开发。成功开发安捷和开拓者两款产品,安捷产品与传统单排独立支架相比电控系统单瓦成本下降30%;开拓者2P产品采用创新多点驱动设计,临界风速提高至70m/s,开拓者1P产品降低40%风致动态响应,提升了产品风致稳定性。基于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三款智能跟踪控制器,成功通过IEC和UL认证并覆盖全球绝大部分跟踪支架应用场景。(7)储能技术:完成1500V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的开发,打通通信链路与PCS功率响应速度,叠加采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能量预测算法技术,将调度响应控制在50ms以内。完成首款1000V大型储能电站用的BMS量产、1500V大型储能电站用BMS的研发设计,产品一次性通过中国电科院储能BMS产品认证。完成大型储能液冷系统研发,具有高功率密度、均衡热管理、节能增效、一包一消防的特点。完成150Ah、280Ah等储能电芯的样品开发,其中150Ah、280Ah的45℃循环测试结果优异。(8)云平台研发:自主研发TrinaSmartCoud系统,可实时采集跟踪支架、逆变器、箱变、汇流箱、气象站运行数据,自动报警时将节省30%的排查时间。新增智能网关产品Gateway,并与PLC一同获取欧盟CE认证,升级智慧能源终端CMS,1~100A的测量精度达到1%,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内行业同类产品。优化智能能源采集器DCU,可兼容双制式通讯机制。打造资产管理范式,可全过程进行电力监控、风险预警、寿命预测、故障分析,满足未来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助力轨道交通管理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并以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为基础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涵盖设备运行、维护、工单、备件等各个环节,实现设备管理标准化与全生命周期管理。2021年11月,天合光能申报的“高效低成本晶硅太阳能电池表界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我国光伏技术领域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021年6月,公司凭借在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卓越成效,被评为“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优秀企业”,这是继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百强后,天合光能获得的又一份创新肯定。2021年1月,公司申报的“高效晶体硅N型双面太阳电池组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年4月,公司申报的发明专利“选择性多晶硅薄膜的钝化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0.2)荣获“常州市专利金奖”,专利质量及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2021年,公司新增1项江苏省国际合作——企业海外研发机构建设项目和1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其中省企业海外研发机构建设项目将支持天合光能完成西班牙智能光伏系统研发中心的建设,是天合光能获批的首个省级海外研发平台,也是天合光能企业创新国际化进程的里程碑。公司全面提升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推动新技术的产业化实施路径,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公司以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形成的“一室两中心”为等主要平台为创新依托,长期保持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98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6项。公司积极开展电池和组件技术研发,根据全球不同的市场需求推出差异化的组件产品,最新组件产品天合至尊超高功率组件叠加了210mm尺寸硅片、高密度封装、多主栅(MBB)等多项前瞻性创新型技术。至尊组件家族已包括410W、430W、510W、555W、580W、600W、670W和690W组件产品,广泛适用于各种分布式屋顶、渔光、农光和地面电站项目。跟踪支架产品的运用能有效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助力公司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于报告期内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了新品跟踪支架——安捷1P。安捷1P采用双排联动支架结构、组件单排竖装(1P)设计,适配所有市场主流品牌的组件,功率覆盖400W至670W+。这是继天合跟踪支架“开拓者”之后,天合跟踪支架家族中又添一员,进一步丰富跟踪支架应用场景和升级跟踪支架解决方案。在报告期间,天合跟踪支架产品系列“开拓者”和“安捷”均通过了IEC认证,并完成了国际独立第三方机构DNV可融资性评估。公司于报告期间还发布了《天合跟踪基于超高功率组件应用的风工程研究白皮书》,通过系统性的风工程研究,全面提升了跟踪支架结构的可靠性和高功率组件的适配性。公司围绕客户需求及行业趋势发展,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在提供高效光伏组件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市场,公司分别推出“天合富家”和“天合蓝天”子品牌,率先提出原装光伏系统理念和标准,向客户提供从硬件、设计、交付及售后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成为行业内首家与鉴衡认证和PICC开展战略合作、全面保障用户权益和系统质量的企业。在户用分布式市场,“天合富家”原装系统以其差异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受到行业和客户的高度认可,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现款销售类业务行业排名第一,且市占率仍在稳步提升。在工商业分布式市场,“天合蓝天”以优质的原装体验服务于各行业知名企业,打造了一批标杆项目。报告期内,“天合蓝天”进一步推出BIPV产品“天合蓝天天能瓦”,将产品从单一发电需求拓展至智慧新能源应用场景。面对国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机遇,公司依托行业领先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包括完整的数字化平台、经过实践的商业模式、完善的售后运维、全场景的产品解决方案,积极投入各地县域方案申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始终积极开拓“以高效组件、智能跟踪支架、以及电站开发能力三位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开发、设计、采购至建设管理服务的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综合发电量的显著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积极推动基于210技术平台的大尺寸电池组件产品,加快夯实基于大尺寸电池的先进组件产能规模优势,公司在2021年底电池总产能达到35GW左右规模,其中,210mm大尺寸电池产能占比超过70%。公司在2021年底组件总产能达到50GW左右。新建产能将具有技术、成本双优势,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盈利水平。2020年7月“600W+光伏开放新生态联盟”成立,该联盟成员已从最初的39家成员企业发展壮大为97家,包括硅片、电池、组件、跟踪支架、逆变器、材料及设备制造商等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作为联盟牵头人之一,公司致力于推动联盟成员的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加快“产业链”向“价值链”的转变。该联盟成立以来,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成员各自产业优势逐渐得以发挥,产业链各环节得以有效串联,产业生态得以优化。最终依托公司的全球品牌和渠道优势,凭借先进的组件产能和开放式的产业联盟各适配产品,公司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整体服务并帮助其实现最大价值,在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巩固在大尺寸高效电池和组件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一直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实现市场全球化、制造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公司拥有国际化管理、研发团队,是全球光伏行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在此过程中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公司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稳定高效的产供销体系,打造了电池组件研发制造领域的领先品牌。跟踪支架业务与高功率组件产品有较强协同性,可充分共享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全球销售布局等资源快速开拓市场。天合光能跟踪支架系列产品已获得欧洲可再生能源认证机签发标准认证,并在全球相继有项目落地,代表行业对于天合光能跟踪支架产品性能的认可。品牌将继续秉持以“创新,更可信赖”为宗旨,持续推进跟踪支架产品的技术革新和行业标准化,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可信赖的超高功率跟踪系统和优质的服务。公司在光伏系统业务方面也建立了优势,在国内外开发了丰富的光伏电站项目资源,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光伏系统公司。公司积累了行业内较高的知名度,建立了优质的客户资源,与国投电力600886)控股股份有限公司、TPG集团、Ene等国内和国际领先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公司创始人高纪凡先生自1997年创立公司以来,就致力于开展光伏技术的研发创新,至今已有20余年,公司其他管理层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公司管理层对行业发展认识深刻,能够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高效地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发展战略。公司凝聚了全球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市场进行业务布局,核心团队长期从事于光伏产品和光伏系统业务,具有丰富的市场、技术和管理经验。专业的核心团队的优势有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并在行业波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光伏行业在硅片、电池片、组件及系统产品端的新技术不断涌现,要求行业内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若公司不能准确判断技术及产品发展趋势,或未能对最具市场潜力的技术投入足够的科研开发力度,则可能出现技术落后的风险,造成公司相关产品的转换效率及功率落后同行业公司,使得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同时,如果光伏电池出现在转换效率等方面性能更好且成本更低的革命性的新的技术路线,或发生技术突变使光伏组件成本急剧下降或电池转换率大幅上升,且行业内出现了此类重大替代性技术而公司无法及时掌握,则会使公司面临丧失竞争优势甚至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公司自主研究及开发的核心技术是推动公司业务得以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公司承担并实施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先后23次创造和刷新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记录,并建立了国家级的研发平台,在行业内率先研发成功了以PERC(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电池、N型钝化接触双面电池(PassivatedContactCe)、HJT电池(HeterojunctionSoarCe)、IBC(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电池、切半、MBB、双玻等为代表的电池及组件技术。该等核心技术是公司未来业务开拓的基础,一旦公司核心技术失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在能源互联网等相关领域也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为公司未来发展进行技术储备。如果公司不能保持行业技术领先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将在未来逐步落后于竞争对手,从而不能在更广阔的能源领域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公司光伏产品以硅料为基础原材料,在此基础上加工成硅片、电池片,结合各类辅材最终组装成光伏组件。如果大型硅料生产企业及其他辅材供应商出现不可预知的产能波动,或下游市场的阶段性超预期需求爆发,将导致公司原材料价格波动,另外,受疫情影响,海运价格也持续上涨,导致公司物流费用大幅提升,存在影响公司的成本及盈利能力的风险。在国内外市场巨大潜力的吸引下,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光伏行业,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光伏行业在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端的技术持续进步,原材料的价格下降以及各环节的制造成本不断降低,使得光伏行业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此外,随着各国推进光伏平价上网,将使得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随着未来光伏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行业各环节的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仍有下降的空间,进而引发组件毛利率波动甚至下降的风险。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会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而增长,虽然公司应收账款的产生与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有关,且应收账款的账龄大多集中在一年以内,账龄结构良好,但不排除因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或者宏观经济环境、客户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后,应收账款过快增长引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甚至发生坏账的风险。公司负债规模随业务发展增长较快,资产负债率推高可能加大公司财务风险,对公司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及全球流动性的政策变化,如果公司不能有效进行资金统筹及资金管理,可能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及偿债能力造成不利影响。近些年光伏行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依靠资金、技术、成本和渠道优势,不断扩大规模,纷纷进行扩产或围绕行业上下游延伸产业链,行业资源向少数光伏企业进一步集中,使得光伏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行业产能的扩产及技术进步,光伏产品价格逐步降低,光伏企业在成本管控及产品性能上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此外,近年来部分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在海外新建产能并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剧了海外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产业链的加速淘汰和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市场布局的加快将使得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近几年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向好,部分原本面临市场淘汰的企业开始恢复生产,同时,行业内龙头企业为提升市场份额,保持竞争地位,纷纷加快产能扩张步伐,导致市场新增及潜在新增产能大幅增加。若未来下游应用市场增速低于扩产预期甚至出现下降,上述产能扩张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不合理下跌、企业盈利下降,因此,光伏行业可能面临竞争性扩产所带来的产能过剩风险。根据十四五规划,国家将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除光伏发电外,可再生能源还包括风能、光热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选择方向、投入力度及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竞争情况,均将影响光伏行业在该国的发展,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国家对光伏装机容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将直接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生产经营,不排除未来政策变动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公司推行产能布局全球化和市场销售全球化,分别在泰国、越南等地设立了海外工厂,并在全球目标市场开发、建设、销售电站。公司境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境外生产、销售受到国际政治关系,各国不同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税收环境、监管环境、政治环境,汇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公司不能充分理解、掌握和运用国际规则,可能出现相关的境外经营风险。公司还面临各国因政局变化、政府换届、领导人变化等导致的光伏政策、贸易政策等政策不连续风险,国家主权及信用变化风险,造成公司境外业务经营失败、投资回报低于预期等风险,从而导致公司境外经营遭受损失。公司境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主要以欧元、日元、美元来结算,人民币汇率可能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排除因未来汇率波动对公司收益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现阶段国内疫情整体防控态势良好,但部分地区仍有反复,海外疫情形势处于变化中,本次新冠疫情目前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带来的影响整体较小,但未来受疫情的影响程度要根据疫情发展加以判断,不排除未来疫情进一步加重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根据IRENA统计,截至2021年11月,177个国家(约占所有国家的90%)表示正在考虑净零目标,同时巴黎气候协定中,已有182个缔约方将可再生能源纳入其国家自主发展承诺。在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前提下,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再加上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电源形式,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创历史新高。2021年全球各国新增装机数据亮眼,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长13.9%;欧盟新增装机25.9GW,同比增长近34%;美国预计新增装机近26.8GW,预期同比增长约39.6%;印度新增装机11.89GW,同比增长218%左右。2022年,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在风光大基地快速推进、分布式光伏加快发展等助推下,我国光伏市场也将进一步快速增长,预计2022-2025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将达到83-99GW。2021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集中式光伏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松辽清洁能源基地、冀北清洁能源基地、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等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习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目前,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有序开工,第二期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启动。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对外宣布,我国将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分布式光伏方面,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11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的发布也为分布式光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扩大峰谷价差将进一步推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技术发展方面,大尺寸将成为主流,2021年182mm和210mm硅片尺寸合计占比由2020年的4.5%迅速增长至45%,预计2022年其占比将进一步扩大至75%,未来其占比仍将保持扩大趋势。除此之外,N型电池有望快速放量,2022年,N型电池(TOPCon电池和异质结电池)占比有望从3%提升至13.4%;据分析机构统计,TOPCon2022年底产能有望超过35GW,HJT超过13GW。面向中长期,公司以“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及能源物联网公司”为2025年战略目标,制定了不同阶段相应的发展战略,力争在以下方面实现业务突破与发展:1.光伏组件业务板块:布局产业链上游、保障供应链稳定,继续推进大尺寸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的研发、制造生产与销售。2.光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板块:进一步研发适配的跟踪支架系统,以降低客户成本、提高电站效率为目标,与组件销售业务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继续加大力度提供分布式市场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3.智慧能源业务板块:提升储能产品性能与集成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能力,提高储能产品和系统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在BIPV产品和解决方案等新的业务领域取得更进一步发展。

  67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去年营收净利双增 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成共识

  比亚迪:2022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8.08亿,同比增长240.59%。

  迄今为止,共20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36亿股,占流通A股18.3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5.89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最近有重大利好消息,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930.6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43%,股份类型:首发战略配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相关推荐
  • 首页『万尚娱乐』首页
  • 金尚娱乐注册-首选网页
  • 首页。东宝娱乐平台。首页
  • 杏运娱乐-首选APP
  • 主页“『HR注册』”主页
  • 创世娱乐主管-首选注册
  • 首页@天顺娱乐注册@首页
  • 主页〞品尚娱乐〝主页
  • 飞鸿娱乐-网址是多少
  • 主页〞恒彩娱乐注册〝主页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