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全站搜索
资讯详情
杏鑫娱乐注册-注册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2-04-24 13:08   文字:【】【】【

  杏鑫娱乐注册-注册!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大类下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C382)下的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C382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积极推动新能源战略、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诸国都在加快对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目前世界上已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水能、风能、潮汐能的可用量较小,满足不了人类的客观需求;核裂变虽然产生的能量巨大,但存在不可控性及安全问题,切尔诺贝利及福岛核事件的警钟仍然长鸣;地热能虽然就理论研究而言颇具潜力,但于技术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多可行性问题。相较之下,在可合理预期的期间内,太阳能作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性、安全性、广泛性、持久性、充足性、免维护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太阳能是目前人类已知可利用的、清洁安全且能够满足人类未来需求的最佳能源选择。整体上看,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全球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部分时期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投资过热、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经历了一定的行业调整,但整体上仍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目前,光伏市场的参与者以眼光长远、深耕行业的产业资本为主,短期逐利的金融资本较少;行业逐步摈弃聚焦价格的竞争手段,转向涵盖性能、功能及技术研发实力的多维度竞争策略;产业链中纵向的战略合作、协作程度加强,在光伏发电逐步取代火电的长期视角下,行业整体已逐步摆脱对于政策补贴的依赖,形成以市场驱动为导向的良性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各国近年来对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稳步提升,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2020年,全球累计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量达773.2GW,较2019年增长22%。从2008年的15.8GW到2020年的773.2GW,十二年累计增长超过45倍。

  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2020年,全球新增装机达138.2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48.2GW,全球占比35%,是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增长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全球累计装机排名第一的国家;美国新增装机量排名第二位,达19.2GW,全球占比14%;越南新增装机量排名第三位,达11.6GW,全球占比8%;印度、韩国、菲律宾、智利等新兴市场装机容量增长迅速,预计未来全球光伏新增市场将进一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进一步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据能源与气候智库(ECIU)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全球已有132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如德国等13个国家已就碳中和立法,欧盟地区和其他3个国家拟立法,并有53个国家已经官宣了碳中和时间,其中大部分计划实现时间点为2050年前后。各类可再生电源中光伏开发潜力较大且适合大规模发展,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推力,长期空间及成长确定性高,发展前景广阔。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是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尽管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但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仍以传统能源为主,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国家重要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个利好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8年5月,为促进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虽然“531”光伏新政包括“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较为严苛的内容,但经历政策变动后,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仍高达44.26GW,仅次于2017年,创历史第二高水平,远超业界预期。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61号)(即“761号文”),主要内容包括:①2019年I~II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4元、0.45元、0.55元;②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千瓦时补贴0.1元,户用分布式每千瓦时补贴0.18元。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0〕511号)(即“511号文”),主要内容包括:①2020年I~II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35元、0.4元、0.49元;②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千瓦时补贴0.05元,户用分布式每千瓦时补贴0.08元。

  “531”光伏新政踏出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加速“平价上网”的第一步;“761号文”明确了集中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有所下调、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及户用项目度电补贴下调,该补贴标准也侧面印证了“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511号文”与“761号文”相比,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下调每千瓦时0.05元、0.05元、0.06元。在政策引导下,光伏行业加快去补贴化进程,平价上网加速到来。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833号),指出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2020年9月,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由此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中作出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的国家。2020年12月,国家领导人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表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政策的出台有助于重塑光伏行业竞争格局和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为我国下一步能源结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我国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光伏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2005年起,随着一批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013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驱动下,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之一。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3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10.95GW,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并在此后保持持续增长,尽管受到2018年“531光伏新政”以及2019年竞价政策出台较晚影响,我国2018年和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有所下降,但仍分别达到44.26GW和30.11GW,始终居于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达48.2GW,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54.88GW,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连续九年稳居世界第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光伏行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产业已有多项技术取得全球领先水平,产品性价比全球最优,各环节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产业自给率最强,基本上实现国产化”。

  从规模上看,2020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占全球的产量占比分别为76.0%、96.2%、82.5%和76.1%,其中多晶硅产量约39.6万吨,同比增长15.8%;硅片产量161.4GW,同比增长19.8%;电池片产量134.8GW,同比增长22.2%;组件产量124.6GW,同比增长26.4%,中国光伏行业已成为全球光伏集聚之处,且其规模呈持续扩张趋势。

  从技术上看,我国光伏企业在PERC、TOPCon、HJT、IBC等高效晶硅电池生产技术上先后取得突破,半片、双面、叠瓦、多主栅、大尺寸等相关技术也相继成熟并逐渐被应用,持续进行提升和创新。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作为光伏发电中起核心作用的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从2014年至2021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打破纪录42次;2021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打破纪录11次。其中,9次为N型电池技术,2次为P型电池技术,8次为TOPCon电池技术,3次为HJT电池技术。

  近年来,从硅材料、电池、组件到系统的优化创新,中国光伏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及工艺水平均有较大提升,并进而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随着光伏上网电价逐步趋近常规电力的上网电价,中国光伏行业更具竞争力。

  光伏电池及组件行业均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虽然进入门槛较高,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行业已经成为开放性行业。过去十年中,光伏组件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扩大产能,逐渐夯实市场地位。其中我国企业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产量等在全球占比均高于75%。已成为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全球产业中心。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全球组件前10名企业出货量总额为111.94GW,较2019年增加39.7GW,占全球组件产量比例为72.9%,较2019年上升15.3个百分点。随着行业技术迭代的加快、下游市场对于高效产品的需求增加、行业规模扩张等,中小厂商易因缺乏产能、技术资源等而被加速淘汰,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出色的研发技术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等优势的头部企业将更为受益,从而引领未来市场并占据更多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工艺改革,经营规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光伏组件出货量行业领先。随着公司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客户品牌认可度的提升,若无重大市场变化或政策调整,公司在光伏组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2018年以来公司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稳定居于世界前十位,其中2021年度公司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居于世界第六位。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同时围绕新能源产业从事太阳能电站EPC与转让、光伏电站运营、灯具、储能业务产品、辅助光伏产品和晶体硅料等的生产、销售等业务,主要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并涉足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的全球化事业,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晶体硅料、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光伏电站及智能灯具、新能源金融服务等业务。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光伏行业全球领先地位,2021年度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六,较2020年排名提升一名。

  公司经营团队拥有丰富的光伏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对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对行业变化有敏锐的捕捉力,具备科学的战略决策能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能力。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紧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在科技研发、高效产品推广、工艺改进、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摸索,公司已逐步建立起涵盖新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质量控制、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现代科学管理体系。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组件年产能为19.1GW,产能主要分布于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等生产基地。此外,“浙江宁海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 、“浙江义乌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和“马来西亚3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基地”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技术攻关成果:(1)PERC电池方面:通过在电池背面引入高钝化叠层钝化膜并结合激光开膜技术的背钝化工艺;通过膜层结构优化设计、增强表面钝化的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氮氧化硅氮化硅叠层工艺;通过在磷扩散推结后增加低温沉源,降低自由载流子寄生吸收发的激光掺杂SE工艺;通过载流子浓度注入改变硅片内氢电荷状态后形成氢与缺陷态结合进而降低电池光致衰减的氢钝化工艺。(2)N型TOPCon电池方面:通过在电池背面引入隧穿氧化层/掺磷多晶硅薄膜的新型N型接触钝化工艺;通过独特非晶硅沉积工艺及载具,消除电池片正面绕镀的无绕镀掺磷非晶硅沉积工艺;通过在电池正面引入四叠层钝化膜,降低正面钝化区饱和电流密度的叠层钝化工艺。(3)N型HJT电池方面:目前已掌握转换效率高达25.2%的高效HJT电池量产技术,通过开发HJT电池制造的等离子预清洗技术,减低硅片清洗等待时间的限制,并在中试线验证兼容超大和超薄的HJT电池“前切半”技术,此外,公司还在开发新型智能导线技术以及与斯威克联合开发胶膜封装工艺,目标降低Ag浆耗量到100mg以下,有效降低电池制备成本,并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和量产稳定性。(4)210大尺寸高效组件方面:通过导入大硅片电池、MBB半片组件技术、高透玻璃、分段焊带、贴膜技术、高效汇流条及高反射率背板,无损切割等技术,提高组件功率,通过“三切大硅片半片组件”及“12BB半片组件设计开发”等研发项目,使单晶组件大比例功率提升到700W以上。

  公司一贯重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研发互动等方式形成了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通过内部挖潜以及外部联动,并配备完善的研发激励制度,促进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良好氛围。

  公司通过积极引进和合理配置人才,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建立了电池研发中心、组件研发中心和新材料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江苏省半导体(异质结)叠层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体系。

  多年来公司一直从事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组件的研发生产,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具备业内领先的量产技术能力和产能优势。公司新推出的超低碳210 Hyper-ion伏曦组件产品,在工艺上采用了独特的低温双面钝化接触、多主栅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在材料上采用了210半片薄硅片、低银含浆料、钢边框等材料。在拥有高功率和高转换效率的同时,伏曦系列产品使用的多主栅技术、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降本手段控制其成本与传统PERC产品处于同一水平,使该产品的度电成本有着较大的优势。此外,公司针对住宅和工商业屋顶用户量身打造的超能系列产品,在功率、易安装、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均具备明显优势,不仅可满足市场需求,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更高的回报。

  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稳定高效的产供销体系,公司持续推进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通过工艺技术进步和生产布局优化来保障产品技术领先、品质优越,打造电池组件研发制造领域的领先品牌。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公司先后获得德国TUV、美国UL、英国MCS、欧盟CE、澳大利亚CEC、国家CQC等产品行销全球需要的认证;同时,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专业的服务质量和优异的市场表现,公司荣膺第六届异质结领跑量产与供应链配套协作国际论坛“2021年度异质结电池产业领跑先锋奖”、“2021年度异质结电池组件最佳供应商”,是公司技术实力和质量可靠性的重要体现。

  公司在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等设立了生产基地,并以此为带动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上述生产基地位于长三角地区,海陆空港均较为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运输成本和海外拓展优势显著。通过参与、带动并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公司大部分的原材料采购都可以在该区域内实现,极大地降低了采购、销售过程中的运输成本。此外,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子公司、办事处等构建起全球化网络,努力打造四个全球化,即市场全球化、制造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彼此相互促进,以市场趋向合理布局全球化制造、资本和人才,赢得全球的认可,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创造性地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在科技研发、高效产品推广、工艺改进、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全球清洁能源的应用与普及,努力践行“让东方日升点亮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公司理念。

  报告期内,全球光伏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产业链中纵向的战略合作、协作程度加强,在光伏发电逐步取代火电的长期视角下,行业整体已逐步摆脱对于政策补贴的以依赖,形成以市场驱动为导向的良性发展模式。但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上游原材料的产能释放滞后于光伏组件产能扩张、海运运力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光伏组件行业上游原材料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以硅料、硅片、EVA胶膜、铝边框等为代表的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31亿元,同比增长 17.2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0.42亿元,同比下降125.59%。报告期内公司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下:1、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公司光伏组件销售收入增加,但由于上游原材料特别是硅料、硅片等价格持续上涨,而公司组件订单销售价格提前签订且组件销售价格的增长速度缓于上游原材料,造成组件销售毛利较薄,公司组件产能不能完全释放。2、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报告期内物流成本上涨,特别是海外运费增长,公司的运输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3、本报告期公司投建滁州、马来西亚等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基地,人员及经营成本增加,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此外受报告期内人民币对欧元、澳元、美元等主要币种汇率波动较大影响,计入财务费用的汇兑损失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为不断提升电池组件核心竞争力,建设高效产能,公司持续布局新增产能,在公司“新能源、新材料”的两新发展战略既定发展框架下,推进光伏制造、电站投建、新材料、LED照明、储能等各大业务齐头并进。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回笼资金聚焦电池组件主业,提升组件产能和销售规模,并综合考虑江苏斯威克发展需要,2021年8月,公司出售持有的江苏斯威克52.49%的股权,此后不再拥有对江苏斯威克的控制权,光伏电池封装胶膜不再为公司未来主要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组件出货量8.1GW。其中,海外组件出货量5.7GW,尤其是巴西、澳洲、智利、波兰、丹麦等新兴市场组件出货实现较大突破。

  公司非常重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具备业内领先的量产技术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主研发并授权拥有387项专利技术,其中2021年新增授权专利141项。公司以自身的研发优势为依托并联合科研院所及供应链资源,开发了多款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包括大尺寸、半片、双面双玻、多主栅、叠瓦、HJT等多款新型组件,使公司产品转换效率稳步提升。公司基于210mm超薄大硅片推出了Hyper-ion伏曦系列700W+异质结光伏组件,在降低LCOE方面表现优异,能够更好满足客户对高效产品的需求。其次,公司针对住宅和工商业屋顶用户重点研发的超能系列产品,在功率、易安装、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均具备明显优势,有力巩固了公司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优势。此外,公司依托双一力电池产业化平台,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系统集成技术、BMS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金盾控制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成功开发Golden Sigma户外储能系统柜,尤其作为独立开发的国内280AH首家通过UL9540Ah的1500V高压储能电池系统,2021年累计全球发货422MWh。尤其北美市场,相继完成了加州47MWh调峰项目、美国北卡109MWh调频及辅助服务项目等多个大项目的发货。截止2022年一季度,海外市场项目累积签约量超1GWh。

  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同时,应收国家电费补贴规模的不断上升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为有序增强公司现金管理水平,持续优化资产结构,2021年公司共完成电站交割约867MW。通过出售部分现金流较差的存量补贴电站,以储备资金建设现金流更好的平价电站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公司自持电站的技术性能及现金流水平。

  经过多年的产能积累,公司已形成太阳能电池制造和深加工、太阳能组件加工、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等完整产业链条。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进产能布局优化,新增安徽滁州5GW210大尺寸电池组件产能。通过新技术导入及一系列新建、改扩建项目的顺利投产,公司产能布局进一步优化。此外,公司通过合资、参股等股权合作,与供应链伙伴加强互动合作,供应链稳定性有序增强,并通过供应商联合开发、长单采购锁量、优化物流等措施,有效控制采购及物流成本。

  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扩大公司经营规模,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及盈利能力,公司于2022年1月2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的议案》等相关议案;并于2022年2月15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与本次发行相关的议案,并同意授权董事会及董事会授权人士全权办理本次发行的相关事宜。目前,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本次定向增发计划募集资金50.00亿元,用于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项目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将有利于提升公司高效电池片和组件产能规模,增强公司科创能力、研发水平,并增强公司资金实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节将从行业格局和趋势、公司发展战略、公司经营计划以及风险分析四个方面,对公司未来进行展望。

  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步对碳中和达成共识,将加速淘汰化石能源,构建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主体。2021年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宣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且减排目标陆续进入实施阶段,低碳新能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光伏行业进入理性成熟的发展阶段,准入门槛、行业规范化程度持续提高,同时行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增多。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以硅料为代表的光伏上游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成本、渠道及品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加速量产和扩张先进产线,维持高开工率及盈利水平,从而抢占市场份额。据CPIA数据统计,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集中度继2020年迅速增长后,2021年电池片的CR5上升至53.9%,组件的CR5上升至63.4%。目前,行业龙头企业仍利用行业领先优势加速扩张,未来的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分化,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据IRENA数据统计,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装机成本由2010年的4,731美元/kW降至2020年的883美元/kW,2010至2020年间装机成本降低约80%。光伏发电性价比对照传统发电方式有着持续的大幅的提升,相关产品的海内外客户认可度、需求量持续提高,行业内企业百花齐放,竞争烈度持续提高。

  一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硅料、硅片的大幅上涨给产业中下游的电池、组件、电站企业的盈利造成了较大影响,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多家企业宣布硅料扩产或者进入硅料领域,进入2022年,随着硅料供给产能的逐步释放,产业链上下游博弈的优势天平将逐渐倾向下游。

  另一方面,电池技术处于迭代期,P型(PERC)电池转化率接近理论极限,其产品生命周期已经接近尾声,新技术的N型电池的技术路线有TOPCon、HJT、IBC等,该型电池的转化极限效率相较于传统的P型电池有着更大的提升空间。现今已有多家企业布局、投产该型电池。

  随着电池效率的不断提高,电池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光伏类产品的使用场景被不断拓宽,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例子不断增多,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水光互补等应用模式不断推广,未来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i.光伏+5G,5G技术不断成熟、普及化,按照各运营商5G规模和数量计算能耗总量,5G宏基站能耗量大概是4G的9倍以上,整体更高的总耗能,相对更高的基站密度,其非常契合光伏发电的使用场景,光伏和5G产业可以进行优势互补,相互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ii.光伏+新能源基建,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784万辆,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应用模式更加普及,新型基建,例如:光伏充电桩等,相关的建设业务需求也将逐渐扩大。iii.光伏+建筑,随着国家对建筑能耗标准、绿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清洁安全高效的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能源形式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将成为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契机。iv.光伏+制氢,实现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能有效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实现两种新能源之间的有效应用。随着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制氢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新选择。

  一)公司继续专注于光伏制造主业,依托高效光伏产品体系和全球营销体系,大力保障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的投入,加速推进国际化,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光伏能源解决方案。

  1、电池组件:大力发展高效电池组件,加速扩大高效光伏产品产能,优化适用不同场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线结构,成为全球高效组件领导品牌;

  2、光储项目集成方案服务商:基于公司领先的高效光伏系统集成方案和“储能+”智慧能源系统集成方案,打造集光伏智能制造、电站产业运营、储能配套、光伏产业链金融服务和光伏数据科技于一体化的光伏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并积极探索光伏项目多样化创新业务模式。

  3、LED照明:通过公司客户管理服务系统,建立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及时交付机制,通过产业协同推动光伏发电终端应用的大规模使用。

  公司坚持“思进思变思发展,创新创业创一流”的经营理念和“以科技创新持续改善能源格局,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使命,本着“重质量、守诚信、抓安全、求发展、讲环保、铸辉煌”的方针,依托“国家级光伏实验室”,继续加强研发力度,致力于生产高效率的电池片和组件,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国际领先的光伏终端应用产品制造商。

  为了保障战略目标的有效达成,公司以技术领先和品质领先为核心,大力保障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的投入,推动产线工艺持续提升优化和成本下降,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快速推进高效产能建设,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营销能力,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电池片、组件方面:技术上,当前光伏市场已进入以科技创新引领的高效电池及组件时代。公司通过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形成了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技术部门将从研发、试验等多维度综合提高光伏产品转换效率和产品质量,使公司在技术领先方面持续保持优势。产能上,2022年公司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按计划有序推进浙江宁海年产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一期部分、浙江义乌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以及马来西亚年产3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完善优化现有公司产能;销售上,在保持2021年度市场规模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公司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光储项目集成业务方面,公司在巩固原有欧洲、墨西哥、澳大利亚、越南、哈萨克斯坦等海外电站投建区域外,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提升了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孟加拉、菲律宾、尼泊尔等在内的全球范围的光伏电站开发投资规模。其次,针对工商业建筑屋顶和民用建筑屋顶,公司将推出相对应的BIPV产品,产品应用场景广泛,包含工业厂房新建和返修屋顶、大型公建新建屋顶、民用建筑新建和返修屋顶等。同时公司与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积极接洽,意在提供完善的全套光伏建筑屋顶系统,打造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可靠、便捷的绿色建材发电产品,拓展BIPV蓝海市场。此外,公司继续大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集成、销售、服务的一体化经营,凭借领先的储能电池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为辅助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微电网、应急备用、削峰填谷、黑启动等提供整套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公司“光储”、“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进行商业化应用。根据公司“适当持有、滚动开发”的总体电站思路,推动已有光伏电站的多形式处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太阳能小系统业务、智能灯具及LED产品方面,公司全资公司浙江双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加强管理提升,重点推进太阳能小系统、智能灯具、LED产品业务的研发、生产、销售,完成年度指标。

  2020年开始的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旧较大,全球经济恢复压力面临风险依旧较大。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较高,海外市场是公司收入重要的增长点。公司外销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巴西、印度、欧盟、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销售太阳能组件等相关产品,以及在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光伏电站取得的电费或EPC收入。公司境外销售受到各国不同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税收环境、监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可能面临国际关系变化及相关国家非理性竞争策略等不确定因素,如果公司不能充分理解、掌握和运用国际规则,可能出现相关的境外销售风险。对此,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时管控相关风险、调整公司策略,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随着光伏发电环保特性的逐步认知,技术逐步成熟,光伏发电的成本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已实现平价上网,但相比较于水电、核电等低发电成本能源,光伏发电尚有差距,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及产业政策关联度较高。同时光伏产品销售仍受各国政府政策影响,尽管全球各国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支持立场明确,但如果主要市场的宏观经济或相关的政府支持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盈利水平。此外,公司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各国不同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税收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还面临各国因政局变化、政府换届、领导人变化等导致的光伏行业相关政策不连续的风险,以及国家主权和信用变化风险等。

  对此,公司将及时跟进、研究相关政策,提前做好准备,接受冲击,同时加紧技术研发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的快速扩大、光伏产业升级的不断加速、产品技术水平的持续进步,光伏行业产品价格逐渐降低,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得公司产品可能面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若公司不能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光伏产品的高性价比、加强成本控制、进一步实现产品差异化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则公司产品可能面临竞争优势减弱、毛利率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持续重点关注相关原、辅材料的价格变化,对相关市场趋势做研判,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和组件、电站等产品的订单价格,同时积极布局上游原材料相关的产业,与辅材制造商保持良好的商务合作关系,预防相关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

  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张,公司应收款项规模保持较高水平。一方面,由于行业竞争加剧、补贴政策下滑以及产业集中度趋势提升,未来部分光伏企业可能出现资金流动性困难导致退出市场或者申请破产,若未来出现销售回款不顺利或客户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则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将增加,可能给公司带来坏账并直接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应收账款可能进一步增加,若公司不能严格控制风险、制定合理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有效的催款责任制,将会影响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从而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

  对此,公司将严格控制风险,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制定合理信用政策,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催款责任制及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等措施,针对海外客户基本采用信用证的销售方式进行,以减少客户退出市场或破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公司所处的光伏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内公司需要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及持续开发能力,尽可能准确地准确把握新技术发展动向和趋势。现在光伏电池、组件正处于换代节点,虽然公司对新技术的研究方向已经确定且有着较深的技术储备,但若未来领域内发生重大技术变革或出现更高效的新技术路线,则公司将会面临丧失技术优势的风险。

  对此公司会对市场上已有技术保持关注,在保证主攻技术路线资源充足的基础上,对其他技术保有一定水平的研究。从而减少对单一技术的过度依赖情况。

  管中窥豹:50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本轮疫情对经济影响究竟如何

  预制菜龙头就业绩致歉,概念指数连续两日走低。主力一周净流出1200余亿,大幅出逃金融股龙头(附股)

  招商银行:2022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60.22亿元,同比增长12.52%

  迄今为止,共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873.06万股,占流通A股0.97%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8.66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1-12-31)增长3722户,幅度6.32%

  股东人数变化: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1-09-30)减少7448户,幅度-11.23%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相关推荐
  • 首页。金牛娱乐平台。首页
  • 鑫达娱乐-登录首页
  • 首页-恒达娱乐注册-首页
  • 首页:鑫达娱乐注册:首页
  • 恒达娱乐-官方首页
  • 首页.恩博娱乐平台.首页
  • 华美娱乐主管-首选网站
  • 主页![金尚娱乐]!主页
  • 首页.华谊娱乐平台.首页
  • 首页·东宝注册·主页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