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盛发布了一份比较详尽的关于国内7大行业产能情况的报告,针对7大行业,空调、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功率半导体、工程机械以及钢铁。
结论是,5个行业: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功率半导体、工程机械的产能,都超过了全球总需求。
其中,光伏组件的产能相当于全球总需求量的200%,是最大的一个;锂电池的产能也达到了全球总需求的150%。对于大家同样非常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高盛认为还会继续卷,因为全行业近一半的车企现金利润率依然是正的。
其实,这些结论并不奇怪,因为市场或多或少都知道,只不过因为是全球顶级投行高盛,才引起广泛关注。
那么来了,像光伏行业,产能出清已经两年了,为啥还是去不干净?反转究竟何时才线
因为负债、现金流是现在光伏公司经营最大的风险,如果负债过高,现金流不足以应付偿债以及日常经营所需,那也就意味着整个公司有可能面临破产。
过去,有些投资者只关注盈利,认为亏损就可以导致出清,其实不完全对。因为在一些比谁“熬”得住的行业,不盈利也可以熬,只要现金流能够维持,比如光伏,关闭产线的损失,很可能比继续开着还要大,不是流干最后一滴“血”,他们都不会贸贸然关闭产能。
表格中那些高负债率,货币资金储备不多,每个季度负现金流又很大的企业,破产的风险就最高。
不过,也不能简单地判这些公司一定会破产,因为他们仍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去解决现金流问题。如继续融资,定增、发债、引入其他大股东、贷款、债务展期等等;又如变卖资产,还有各种削减现金支付的项目。
当然,一些企业财务状况太差,现在资本市场比较低迷,再想向市场拿钱,难。还有地方政府的财政,还能在多大程度上给光伏企业输送现金流?
光伏产业虽然已经关停了不少产能,但正如高盛所言,总体规模依然很大。对于光伏产业何时触底,高盛的结论是2025年,理由是全行业有1/3的产能将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关停。
因为周期下行已经持续了2年,股价也跌幅很大,很多人都习惯性地认为光伏可以抄底。
资本的脾性,特别是资金规模庞大的机构,在他们眼里,没有彻底的产能出清,就没有足够低的价格,也就没有足够大的未来利润,那就没有必要大规模买入。
推而广之,有是股价即使处在底部,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反转,也可以在底部磨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十分痛苦的。因为损耗的是时间价值,以及投资者的信心、耐心。
当然,如果他们看长一点时间,用1929年的案例,或许可以一战封神,因为两者实在太多相似的地方。
巴菲特最经典的语录之一,就是做股票投资,不需要太高的智商,普通人也可以做,但你要保持常识,保持情绪稳定。
比如,英伟达从2000亿涨到2万亿的时候,犹犹豫豫,下不了手。等到3万亿,却拼命幻想它能够在上10万亿,然后all in。
AI产业革命没人否认,英伟达是好公司也是人尽皆知。但如果总在高位才杀入,此时的性价比未必很高,还需要承担潜在的大回撤的风险。
说回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还有养猪,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当年在周期上行时,资金充裕,产能扩张太大,虽然出清了几年,但不少企业手里还有现金流支撑,所以还需要给他们时间去消化出清。
至于什么时候产能才会出清完成,没人说得准,如果你相信高盛的报告,那就暂定2025年吧。
当然了,更好的是做法,不是单方面听信一家之言,应该紧密跟踪企业的并购数、破产数,做到心里有数。
如果将来某个时点,出现面积可观的破产潮,然后股价再杀一波大的,或许才是最好的信号。
《黑神线天后 Steam最高在线年9月,退休人员统一补发800元的养老金,这是真的吗?
积核海外推出 GT1 Mega 迷你主机:搭酷睿 Ultra 7/9、双2.5G网口
九阳不锈钢煮蛋器 ZD14-GE320B 上市:双层容量,售 129 元
Meta 正式停止支持初代 Quest VR 头显,不再提供安全更新和修复
学而思学练机教育平板发布:10.95 英寸“类纸护眼屏”,39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