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深交所前后问询了四轮,TCL中环依旧“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定要在A股完成这一轮再融资。因为TCL中环坚信,现在继续扩大硅片、电池产能,是合理而且必要的,公司同样也坚定地认为,将来消化这些产能,根本就不是个事。
TCL中环的这种自信,让赶碳号很佩服——锚定目标,矢志不渝。这可能就是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很多企业可能真的做不到。不谈概率,有时候真理的确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就在问询函回复公告披露的同一天——7月10日,TCL中环发布中期业绩预告:已连续三个季度亏损,预计今年上半年净亏损29亿元-32亿元。公司也明确指出亏损的原因:光伏各环节供需失衡、销售价格和成本倒挂。
考虑到市场现状,TCL中环仍执意推动再融资,是线GW电池项目呢,还是在准备过冬棉袄?
在光伏行业的好时光,高开工率代表着企业有足够多的订单,可以赚更多的钱。这时,硅料企业们也会缩减检修时间,产能利用率甚至会超过100%。
深交所自然也关注到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光伏行业低开工率的现状,因此也问询TCL中环的开工情况。讲真,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现在光伏行业的开工率普遍较低,主要还是亏不起。很多企业主动调降开工率,哪怕裁员降薪。有一家跨界电池企业,本来就只有6条产线条线。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要向市场宣示,公司还没有倒下。行业维艰,大家都在苦熬。
地主家虽然有余粮,但也要精打细算。包括隆基绿能等一些头部企业也不得不做出优化(或裁员)的艰难决定。
第二,从经营的角度来,调降开工率,其实也是为了保现金。保现金,就是保命。生产得越多,意味着亏损就越多。减少排产,就可以保存实力,让血条下降得慢一些。
当然,也不能停产关门了事。真要完全停产,现金流就会断掉,市场份额就会丧失,客户也会丢掉。况且,裁员本身也要付出成本。一旦停下来,再想开出来就没那么容易,特别是大企业。
公司在7月10日的深交所问询函回复中:“2024年一季度,在光伏产业链整体下行的环境下,公司……继续实现光伏硅片销量同比增长 39.9%,光伏组件销量同比增长16.8%,并持续保持行业较高水平的开工率。”
7月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单晶硅片周评:“本周两家一线%。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分别维持在50%-6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分别维持在30%-100%之间”。
未来三年资金缺口为183亿元。其中,本次拟募集资金金额为138亿元(现在募投项目规模缩小,募资金额减少至49亿),剩余缺口公司将合理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等自筹方式予以解决。”
今年5月31日,TCL中环公告:公司计划通过可转债、定增等方式参与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的重组及对外投资交易,将对Maxeon的持股比例从22.39%提升到50.1%,预计出资最高达1.975亿美元(约合14.30亿元人民币)。根据TCL中环的公告,公司既然已经手头很紧张了,怎么还有余钱收购Maxeo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