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全站搜索
资讯详情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三方面问题亟需关注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6-24 18:22   文字:【】【】【

  2021年1月以来,多晶硅产品价格呈现持续上涨的运行态势,为深入了解多晶硅价格变动原因及对下游相关企业的影响,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对浙江矽盛电子有限公司、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旭盛电子有限公司、浙江泰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受上游多晶硅料供应不足及下游光伏行业扩产等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相关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上升较快,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三方面问题亟待关注。

  多晶硅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对下游企业带来影响。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受政策影响下游需求旺盛。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带来风电、光伏、核电的装机量增长。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21年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新建项目”),实行平价上网,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长期看,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全球光伏终端需求持续成长的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5月,太阳能发电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7.9%。而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板的主要原材料,下游光伏发电需求增加导致多晶硅市场需求增加。

  (二)多晶硅料供给偏紧。从光伏用多晶硅料供应来看,一方面,国内多晶硅厂多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四川、云南等电价较低的地方,加上多晶硅生产属于化工性质,安全风险较大,由此导致相关生产企业较少,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产能供给有限;另一方面,受海外疫情影响,进口硅料到货周期加长,无法及时满足下游的旺盛需求。从半导体用多晶硅供应来看,该种类多晶硅依赖进口,而受海外疫情影响,境外港口劳动力不足,境外多地港口发生拥堵,物流供应链紊乱、效率降低,进口周期延长三个月,加上“半导体重镇”马来西亚宣布,在2021年5月12日至6月7日期间,马来西亚实施全国封锁,加剧多晶硅料紧缺的形势,进一步推高产业链价格。

  (三)产能释放错位加剧供需矛盾。据受访企业反映,从硅料端来看,由于建设周期长达两年左右,远落后于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等下游其他环节,预计多晶硅扩产项目将于2022年投产、2023年形成规模。而单晶硅片项目建设周期较短,受下游光伏电池、组件企业需求旺盛影响,单晶硅片企业产能在加速扩张,除了隆基、中环、晶科等传统单晶硅片巨头持续扩张以外,硅片新势力也在加速扩产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多晶硅总产能约57万吨,而下游硅片整体产能跃升至300GW,对应多晶硅需求78万吨。硅片产能大幅高于硅料产能,这就意味着总是会有单晶炉因缺乏硅料而处于空闲状态,为了不使硅片产能闲置,硅片企业就会抢购硅料。供需不平衡之下,加剧多晶硅料价格的上涨。

  (一)原料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调查发现,本次多晶硅价格上涨均使受访企业原料成本上升,成本转嫁较为困难,虽然多晶硅是半导体企业和光伏企业共同的上游原料,但对硅片企业、太阳能组件生产企业以及半导体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硅片生产企业来说,多晶硅就是主要原料,据浙江矽盛电子有限公司反映,用于生产光伏产品的多晶硅一级料从原来的6万元左右每吨上涨至20多万元左右每吨,原料成本直接上涨了两倍多,一季度尚能转嫁部分成本,硅片定价也上涨了70%左右,但2021年6月末开始,下游太阳能组件生产企业谨慎接单,成本难以再转移。对半导体企业来说,原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目前虽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接下来将面临成本压力。

  (二)招工难、用工难限制小微企业发展。在原料成本攀升的环境下,招工难、用人难也使企业人力成本增加,加重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负担。从调查所获取的数据来看,受访企业均表示有用工缺口,且在每年加薪5%-10%的条件下仍然难以招到员工。浙江旭盛电子有限公司反映,由于目前半导体行业发展行情较好,企业的订单源源不断,但目前员工年龄平均在40岁左右,新招的人员很少,且多为初中学历,培训时只能由中层手把手教,管理难度较大。由于半导体材料生产程序中有很多英文提示,企业亟需招纳高中以上学历的一线员工,虽然企业常年招工,且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但收效甚微,用工缺口始终存在,难以按计划快速扩规。

  (三)部分下游企业若盲目扩张可能面临残酷行业“洗牌”。由于今年以来光伏用多晶硅价格上涨迅速,部分硅片企业看到了短期供需失衡的巨大利润,就纷纷投产,有可能会面临残酷的行业洗牌。2019年以来,多晶硅领域逐渐形成了以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保利协鑫、新特能源等头部企业为主导的市场竞争格局。有受访企业担忧:由于多晶硅企业从建成到投产时间较长,大约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部分龙头企业已经开工建设多晶硅项目,虽然今年预计多晶硅仍然将短缺,但这些企业的多晶硅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国内多晶硅基本能够满足下游光伏产品需求,若其他生产企业继续盲目扩产,将导致多晶硅市场过于饱和,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势必对那些规模较小、竞争力弱、产品较单一的企业产生影响,可能会面临停产、倒闭的风险。

  一是创新鼓励引导企业提档升级降本增效。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强化培训辅导等举措,用好工业碳账户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多措并举提升核心竞争力。出台分行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工艺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革新、工艺升级,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从强化管理、渠道建设、品牌培育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提升,来应对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引导相关企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帮助企业降成本、提品质。

  二是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题提升发展能力。拓宽助企招工渠道,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进一步完善以职业教育为龙头、以社会培训为补充的职业教育体系,联合偏远地区的中专学校,多进行校企合作模式办班,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打造特色专业,大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招聘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服务网络,完善招聘信息收集制度,盘点衢州普工人力资源,建立招聘根据地,将相关数据进行共享,创建衢州籍大学生信息群以及网格管理群,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在节假日等劳动力回流时段发布招聘信息。

  三是加强行业监管防范行业风险。在当前多晶硅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做好相关的监管工作,要监督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严厉打击对多晶硅、硅片产品的过度囤货、哄抬物价等扰乱正常市场的行为和电池组件环节低价倾销等恶意竞争的不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营造理性的市场交易行为氛围。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醒产业链各环节回归理性,把握投资节奏,合理布局产能,防止出现供需失衡,价格奇高或奇低的现象,尽快回到正常区间,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 首页·天九注册·首页
  • 大摩娱乐怎么申请账号
  • 华兴娱乐平台-注册网址
  • 星宇娱乐主管-首选网站
  • 首页,三牛娱乐蓝狮在线注册注册
  • 恒悦注册-招商主管
  • 金洋娱乐平台-哪个旗下的
  • 首页「蓝狮注册星际娱乐」首页
  • 首页-富联娱乐-首页
  • 利澳_利澳平台--在线中国代理加盟「官网」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