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首页_蓝狮注册_蓝狮在线_登陆平台
全站搜索
资讯详情
硅价暴涨也没能浇灭光伏这把火原因在于…… 小瑀宙慢思考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5-17 03:01   文字:【】【】【

  7月,硅料行情继续上涨,由于供应紧张导致的供需缺口扩大,目前硅价仍处于高位。先看一下硅价近两年“咄咄逼人”的走势。

  硅属于半导体材料,当受到太阳光线照射后,就会发生光电效应而产生电能,所以硅料是光伏发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再直接点,硅是光伏产业链的最上游、是光伏产品的起点。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价格与需求呈负相关关系,所以理论上硅料上涨会使得市场对光伏的需求下降,而现实却似乎与这单一的因果关系背道而驰。

  与其他绝大部分项目投资不同,光伏电站的收益水平在投资之前就已经比较明确了,同时硅料需求与硅料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真实的产业中更像是一个台阶,而非一条直线。

  而真实情况则更为复杂,电站运营投资面对的直接成本是组件价格而非硅料价格,硅料价格的暴涨也并不直接传导到组件价格之上。

  我相信很多读者每每看田瑀的分析,一开始都只是一知半解,但耐心看完之后,都会有一种醍醐灌顶大繁至简的快感。本期慢思考篇幅较长,也会涉及到少量计算公式,但通篇逻辑非常清晰,一起来看。

  硅料价格“高烧”不退,光伏产业“负重”而行,价格何时降?类似新闻标题的冲击力极强。确实,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光伏硅片、电池片以及组件的上涨,光伏产业链总体价格持续上升的状态已经有一阵了。

  据业内人士反应,7月底硅料价格高达30万/吨左右;而21年初的价格仅8万/吨的水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硅料翻了这么多倍,装机需求肯定受到很大影响吧,毕竟需求与价格的负相关关系是写在教科书里的。

  但事实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仍然实现了“快跑”。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6月光伏新增装机7.17GW,同比增长131.2%;1-6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

  一切还要从光伏电站运营这门生意讲起,与其他绝大部分项目投资不同,光伏电站的盈利稳定性以及可预测性是极好的。

  光照条件、上网电价、发电小时数、系统输出效率、后期维护成本等等等等都是在投资之前就可以相对准确的估计,也就是说,光伏电站地收益水平在投资之前就已经比较明确。

  作为参与者,需要比较的仅仅是这笔投资的IRR是否超过可比机会成本,由于其稳定性较高而风险较低,通常这个机会成本极低。这里假设是A%。

  因此可以认为虽然硅料价格大幅上涨会导致电站运营的IRR持续下降,但只要仍然在A%以上,大家投资热情的衰减十分有限,毕竟其他风险低的项目还不如这个呢。但一旦IRR低过A%这个水平,需求可能会出现大幅萎缩。

  也就是说从生意的角度来看,硅料需求与硅料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真实的产业中并非斜向下的一条直线,而更像是一个台阶。这是一种简化的模型,便于大家理解光伏电站本身的需求特征。

  但产业层面真实的情况更复杂,从硅料到组件、硅片、电池片等若干产业链环节,电站运营投资面对的直接成本是组件价格而非硅料价格。此外硅料价格的暴涨也并不直接传导到组件价格之上,每个环节的供需关系不同,会使得整个供需的演化更加复杂。

  上网电价根据不同地区的标杆电价可以查到,估测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基本上在0.29-0.4元之间。

  弃电率没有可靠数据,根据当地电网的消纳能力,不同地点有所不同,同一地点不同年份也不同,可以做敏感性测试取0-10%看看。

  发电小时数各个地区的差别更大,取决于光照资源条件,一类资源区在年发电小时数1600左右,二类资源区在1400小时左右,三类资源区在1200小时左右,依此可以大概计算出不同地区电站的单瓦收入。

  如果要计算IRR,还要以20年为生命周期考量电站功率每年0.8%左右的衰减率,从而可以得出电站运营生命周期的收入。

  接下来就要估测投入和成本,电站投入可以分为光伏组件成本以及非组件成本,其中非组件成本包括并网逆变器、升压设备、支架、电缆设备、入网外接线路、调试&入网检测、土建、支架基础、设备安装等成本、土地费用、路条费用、EPC厂商利润等诸多环节,总的非组件成本在1.9元/W左右的水平。

  非组件成本的重要特征是随着电池效率的提升,单瓦非组件成本会持续降低,在静态测算模型中就可以假设为一个固定值,在估算成本时要注意的是逆变器的生命周期大概在10年左右,中间需要更换一次,其他可以假设20年,折旧的年限也要相应调整。

  如果想要测算IRR还要考虑运维成本以及项目杠杆,根据多方的假设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运营维护费用在6万/MW/年,项目贷款比例在七成,贷款利率4%左右。

  到此为止,我们基本上获得了测算项目IRR的全部假设,剩下的工作就是拉一个表格,输入组件价格计算IRR了,过程较为繁复,直接给大家说结果吧。

  按照当前1.9元/W左右的含税组件价格来计算,一类资源地区计算出的项目IRR最低,大约在6.2%左右。如果按照行业惯例,6%左右是可以满足电站投资方的要求IRR,小于我们计算的最低值6.2%,但是否就可以得出“当前电站运营仍然较为划算”的结论呢?

  答案是否定的,通过上面的计算过程大家可以看出,虽然测算中很多假设都是根据产业调研尽量接近真实的估计,但仍不准确。

  这样的测算结果,能够告诉我们的反而是当下的组件价格上涨已经使得国内电站的项目IRR水平在荣枯线附近,很多假设的波动都会对决策产生影响,对于国内需求的影响值得警惕。

  补充个敏感性数据,当前项目IRR对于组件成本上涨的敏感性为每涨3分钱,IRR下降0.15%左右的水平。

  这时候你肯定好奇这个敏感性指标为什么以组件成本上涨3分钱为单位,答案是因为硅料每涨1万元/吨,组件成本大概上涨3分钱/W。

  首先是硅料价格的上涨并未完全传导至组件。根据我们找到的可比数据,当前的硅料报价相比21年初上涨了大概20.6万/吨,对应的组件成本上升为0.618元,但同期组件的价格上升仅为0.27元,因此硅料价格的上涨没有完全传导至组件环节,中间环节承担了超过一半的成本上涨的压力。

  其次是1.9元左右的组件成本对应的IRR水平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可能并没有显著低于投资方要求IRR,需求的抑制还不明显,但已经有些苗头,国内装机的动力似乎已经不那么积极了。

  其三是海外电站由于电价市场化、全球能源价格高涨以及对于碳中和的激进目标,使得需求十分旺盛。

  动态来看,产业链中间环节虽然还未亏损,但利润空间已经极为有限。若硅料价格继续上涨,可能不可避免的向下游传导,而根据我们的测算,国内电站运营的预期IRR水平也不富裕,国内需求的负反馈区域也许并不遥远。

  而海外的需求取决于能源价格水平以及海外的绿色能源决心,即使假设海外的装机维持景气,这么赚钱的硅料,相信产能也都在路上了吧。

  还是那句话,如果投资光伏企业是基于价格判断十分困难,需要了解的变量太多了,对于产业的深入研究,更应该集中在生意模式的理解以及企业之间的差异,这样的测算能帮助我们的是更加定量了解行业常识、生意模式以分辨企业的强弱,同时也提示我们,当前的硅料价格想要持续并不现实。

  问:现在是否可以大概预测硅料价格何时会降?或者说硅料何时可以缓解供需矛盾?有哪些数据支持?

  田瑀:硅料供需的缓解还需要等到硅料的产能投放,按目前大家的投产计划来看,今年4季度到明年会有较多的产能投放,大概会滞后于硅料价格显著上涨18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硅料产能建设的大约时长。

  问:硅料价格的暴涨并不会直接传导到组件价格之上,那间接的传导机制是怎样的?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把电池片电池组件看作一个环节,最开始硅料价格的上涨是由于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对于硅料的需求大于硅料供给,而我们所谓的能否传导,是指电池组件的价格能否相应上涨,将成本转嫁给电站运营方。

  而电池组件的价格是由电池组件的供需决定的,也就是组件的产能如果相对过剩,成本的上涨无法成为提价理由,因为电池组件不缺,你卖高价我就去别人那里买,竞争会使得价格反应本产业链环节的供需情况,因此最开始的成本上涨会表现为对于供给相对宽松环节的利润压缩。

  当成本上涨对于组件环节的利润压缩到一定程度以后,组件环节无利可图,就会产生价格的反作用机制,抑制组件的产能开工率,也就是组件环节的产能也会由于不赚钱出现动态的产量收缩,从而使得供需关系缓解,以达到价格的上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价格开始传导。

  问:有相关人士表示,“2000年以来,光伏行业经历了‘拥电池片为王’、‘拥硅片为王’等阶段,目前又出现‘拥硅为王’的现象,但是未出现过‘拥组件为王’的阶段。”您如何评论或者解释这一观点?

  田瑀:这个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在光伏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阶段性的供需错配,而组件也曾经很赚钱过,但由于组件产能门槛较低,投产速度较快,因此很难形成产业链上的绝大部分利润都被组件拿走的情况,这可能是大家所指的没有“拥组件为王”过的原因吧。

相关推荐
  • 首页·天九注册·首页
  • 大摩娱乐怎么申请账号
  • 华兴娱乐平台-注册网址
  • 星宇娱乐主管-首选网站
  • 首页,三牛娱乐蓝狮在线注册注册
  • 恒悦注册-招商主管
  • 金洋娱乐平台-哪个旗下的
  • 首页「蓝狮注册星际娱乐」首页
  • 首页-富联娱乐-首页
  • 利澳_利澳平台--在线中国代理加盟「官网」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